第五章 温馨的家(2/2)
《泰戈尔》作者:泰戈尔 2017-02-13 11:59
这位神父温和地询问他是不是有些不舒服时,罗宾感到心中有一股被人关心的温暖,并且,他对此终生不忘。
1875年,14岁的罗宾终于不愿意上学了。家人们对他作了一段时间的劝说后,也感到无能为力了,于是便不再责备他。若干年以后,泰戈尔在《回忆录》中写道:“有一天,我的大姐说:‘我们都希望罗宾会长大成人,他使得我们大大地失望了。’我感到我的价值在社会上显著地下降了。但是我不能下定决心去被拴在学校磨坊的无尽折磨上。这和一切生活永远分离的学校磨坊,就像是一个可恨的残酷的医院和监狱的混合物。”
摆脱学校教育的樊笼以后,罗宾并没有停止学习,他天性中爱读书和写作的才华逐渐显示出来。
1873年,他写了他自己的第一部长诗《心愿》,刊登在他们家里办的《哲学教育》杂志上,不过作品并未署作者的名字,只是由编辑加了一个小注:12岁少年的作品。这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少年罗宾并没有虚度自己的光阴,这个钟情于艺术的孩子,读书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他贪婪地如痴如醉地阅读所有能得到的各种文学作品:孟加拉古典文学著作,英国文学和梵文文学作品,传奇文学,民间神话故事,社会科学书籍,历史著作,自然科学读物,此外,还有反映思想和文化最新时尚的英语和孟加拉语杂志。
在罗宾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到父亲的影响外,几个哥哥也给他以不少良好的教益。大哥德维琼德拉纳特那时正在动笔写他的传世诗作《梦游记》,并且喜爱解数学难题,钻研玄学;二哥萨特因德拉纳特在孟买的英国驻印政府中做官,他勇于破除旧俗,带着妻子一同上任,并且准许妻子的房间不用帘幕,出门不戴面纱,还让她设计好出门的衣服,这在当时真是惊世骇俗之举;五哥乔迪愣德拉纳特是罗宾少年时代主要的教育者,他在工作之余创作戏剧,弹奏钢琴,作曲唱歌,为整个家庭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他还带着自己最小的弟弟一同到孟加拉东北部的庄园里旅行,在那里他教罗宾骑术,并一起骑着大象到密林中去打猎,其间有两次捕虎的经历深深地印在罗宾的心中。罗宾长大后忆起这位敬爱的兄长时,总是满怀着感激之情。
泰戈尔家庭中的妇女中,母亲和大姐给了罗宾许多关怀和爱,不过,罗宾对几位嫂嫂怀有的感激之情,其程度甚至超过了他对母亲和姐姐的那份情感。在英国求学时,罗宾住在二哥家,可以说与二嫂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比与家中任何一位女性的时间都要长。不过,罗宾心中最喜爱的嫂嫂是三哥的妻子伽登帕莉。他们年龄相近,从目睹三嫂进入家门作新嫁娘,到后来常常品尝三嫂所做的美味佳肴,再加上他们对文学和艺术的共同爱好,这些都使得罗宾对三嫂十分眷恋。伽登帕莉姿容姣好,性情宽厚仁慈,而且十分优雅娴静,是她给了罗宾友善的关怀,鼓励他的天才的发展,驯化他的骄傲和散漫的缺点,消除他的孤独和羞怯,并在-他这个小弟弟身上倾注了她全部的爱。她既像他的母亲,又是他的真正的朋友。正因为如此,罗宾一直把她视为自己理想中的美好女性的化身。
1875年3月8日,即罗宾还只有13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与世长辞。倘若这时候没有三嫂伽登帕莉的爱抚,那么就很难想象,这种落在一个少年头上的痛苦会给他带来多么深重的不良影响。三嫂把家庭营造得舒适、优雅而又温馨,这使罗宾觉得,和三嫂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岁月,是他一生中最愉悦、最安宁的时光。因此当她在25岁那年不幸去世时,罗宾感到格外的悲痛。
1875年,14岁的罗宾终于不愿意上学了。家人们对他作了一段时间的劝说后,也感到无能为力了,于是便不再责备他。若干年以后,泰戈尔在《回忆录》中写道:“有一天,我的大姐说:‘我们都希望罗宾会长大成人,他使得我们大大地失望了。’我感到我的价值在社会上显著地下降了。但是我不能下定决心去被拴在学校磨坊的无尽折磨上。这和一切生活永远分离的学校磨坊,就像是一个可恨的残酷的医院和监狱的混合物。”
摆脱学校教育的樊笼以后,罗宾并没有停止学习,他天性中爱读书和写作的才华逐渐显示出来。
1873年,他写了他自己的第一部长诗《心愿》,刊登在他们家里办的《哲学教育》杂志上,不过作品并未署作者的名字,只是由编辑加了一个小注:12岁少年的作品。这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少年罗宾并没有虚度自己的光阴,这个钟情于艺术的孩子,读书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他贪婪地如痴如醉地阅读所有能得到的各种文学作品:孟加拉古典文学著作,英国文学和梵文文学作品,传奇文学,民间神话故事,社会科学书籍,历史著作,自然科学读物,此外,还有反映思想和文化最新时尚的英语和孟加拉语杂志。
在罗宾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到父亲的影响外,几个哥哥也给他以不少良好的教益。大哥德维琼德拉纳特那时正在动笔写他的传世诗作《梦游记》,并且喜爱解数学难题,钻研玄学;二哥萨特因德拉纳特在孟买的英国驻印政府中做官,他勇于破除旧俗,带着妻子一同上任,并且准许妻子的房间不用帘幕,出门不戴面纱,还让她设计好出门的衣服,这在当时真是惊世骇俗之举;五哥乔迪愣德拉纳特是罗宾少年时代主要的教育者,他在工作之余创作戏剧,弹奏钢琴,作曲唱歌,为整个家庭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他还带着自己最小的弟弟一同到孟加拉东北部的庄园里旅行,在那里他教罗宾骑术,并一起骑着大象到密林中去打猎,其间有两次捕虎的经历深深地印在罗宾的心中。罗宾长大后忆起这位敬爱的兄长时,总是满怀着感激之情。
泰戈尔家庭中的妇女中,母亲和大姐给了罗宾许多关怀和爱,不过,罗宾对几位嫂嫂怀有的感激之情,其程度甚至超过了他对母亲和姐姐的那份情感。在英国求学时,罗宾住在二哥家,可以说与二嫂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比与家中任何一位女性的时间都要长。不过,罗宾心中最喜爱的嫂嫂是三哥的妻子伽登帕莉。他们年龄相近,从目睹三嫂进入家门作新嫁娘,到后来常常品尝三嫂所做的美味佳肴,再加上他们对文学和艺术的共同爱好,这些都使得罗宾对三嫂十分眷恋。伽登帕莉姿容姣好,性情宽厚仁慈,而且十分优雅娴静,是她给了罗宾友善的关怀,鼓励他的天才的发展,驯化他的骄傲和散漫的缺点,消除他的孤独和羞怯,并在-他这个小弟弟身上倾注了她全部的爱。她既像他的母亲,又是他的真正的朋友。正因为如此,罗宾一直把她视为自己理想中的美好女性的化身。
1875年3月8日,即罗宾还只有13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与世长辞。倘若这时候没有三嫂伽登帕莉的爱抚,那么就很难想象,这种落在一个少年头上的痛苦会给他带来多么深重的不良影响。三嫂把家庭营造得舒适、优雅而又温馨,这使罗宾觉得,和三嫂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岁月,是他一生中最愉悦、最安宁的时光。因此当她在25岁那年不幸去世时,罗宾感到格外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