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达那炸药(2/2)
《诺贝尔》作者:诺贝尔 2017-02-13 12:01
座工厂制造“维斯特拉”化纤。这两种纺织纤维产品,都是以低硝处理的纤维素为材料织成的。
这些新型产品,对后来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这些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则都是依据诺贝尔在1893年至1894年间在意大利圣雷莫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和设计,才得以解决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鲁梅尔工厂发展到了拥有9 000名雇工,德国最大的弹药厂。
1945年4月的一天。
克鲁梅尔工厂在一次空袭中,被一千多枚重型炸弹摧毁。而这些炸弹所采用的炸药,也正是以诺贝尔自己的发明为基础而制造出来的。
战后,在废墟中,人们找到了为纪念达那炸药发明者和工厂创始人而耸立的诺贝尔塑像。此时的它,已经弹痕累累,遍体鳞伤,双眼流露出忧伤的神情。
5. 普法战争与法国公司
诺贝尔从年轻时开始,多次到过法国。
1851年他18岁那年,就在巴黎的大学实验室学习,并且留下了他那刻骨铭心的一段初恋。
1858年,面临着破产的父亲,让通晓法语的诺贝尔来到巴黎贷款。
诺贝尔不幸告贷无门,空手而归。
事隔三年之后,诺贝尔又一次来到巴黎求助。这次幸亏得到了法国“动产信贷总协会”的10万法郎贷款,最终发明了“诺贝尔专利炸药”。
在以后的旅行中,他曾多次访问过拿破仑三世统治的法国。
他非常喜欢这个国家,曾经试图将他的发明介绍给他们。然而,这个国家对生产和销售炸药,采取了国家垄断的措施,并且设有“火药与硝石管理局”这样的垄断机构,从而使他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就是在硝化甘油炸药上市以后,仍然被法国视为垄断产品。
诺贝尔曾经亲临法国,进行早期考察。
经过考察,他发现政府垄断的黑色火药,其价格要高出德国的三倍。
于是他想,如果能够在法国建厂,生产达那炸药新产品,销路岂不更好。
1868年。
诺贝尔到了法国。他在南锡附近的利韦丹,同“巴布父子铁器工厂”
的小老板保罗·巴布,有了初步接触。
巴布是一名有才华的工程师,曾任炮兵上尉。他对达那炸药很有兴趣,当即拍板,拿出20万法郎,作为在法国建厂的投资,条件是得到6%的利息,加上分享一半的利润。
诺贝尔同他的合股人巴布,热心地做了多次说服工作,当局仍然坚持不准建厂的规定。
诺贝尔感到很焦急。他对巴布说:
“为什么法国不懂得达那炸药的价值呢?很明显,法国不使用达那炸药,是个极大的损失。”
巴布点头称是,一面问道:
“诺贝尔,德国是否已经使用达那炸药?”
诺贝尔回答说:
“他们早就承认达那炸药的威力,并且在德国的克鲁梅尔工厂已经大量制造出这种炸药。”
巴布很担心,他接着问道:
“如果德国同法国之间发生战争,你认为结果会如何呢?”
诺贝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如果是那样,法国现在使用的黑色火药,无论如何也抵不过达那炸药。”
两人并非杞人忧天。
1870年,果然爆发了普法战争。
在1870年至1871年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发生战争。普鲁士战胜法国,1871年以普鲁士为中心,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史称“普法战争”。
在战争的最初阶段,法国总参谋部惊恐地发现,德军攻势迅猛异常,是因为德国工兵使用了一种新爆破物,来爆破法国阵地、桥梁和堡垒。
法军立即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新爆炸物进行调查,这才知道,原来那就是诺贝尔和巴布很早就提起过的“达那炸药”。
此时已经为时太晚,法国已经遭到惨败。
几经周折,1871年春,诺贝尔的第一座法国达那炸药工厂终于在法国南部的波利尔落成了。
1871年秋。
法国国民议会,再次通过禁止私人制造炸药的法令。政府仍然对所有炸药的制造和销售实行垄断。
巴布以诺贝尔的名义,向政府提出抗议和索赔。
巴布还呼吁说,达那炸药在和平时期仍然有很大的用处,例如用于采矿、交通建设等等。
结果一概遭到政府的拒绝。
巴布不顾这项法令,继续在波利尔经营。
1872年夏。诺贝尔从中获得红利19万法郎,他又从这笔红利中拿出2.5万法郎赠送给巴布,对他取得的显著业绩表示感谢。
1873年。以男爵乔维尼为首的议会委员会,提出了允许私人企业生产和销售达那炸药的建议。
同时,国防部以拉图尔将军为主席的一个委员会,也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私人企业在获得特别准许后,可以制造达那炸药,并且销售达那炸药也享受国家全部优惠。
其实,在议会对这些建议方案进行最后投票之前,巴布就已经邀请乔维尼和拉图尔,作为诺贝尔法国公司的股东了,而他们之中并没有谁支付过股金。
巴布“财政外交”的另一个举措是,提名当时担任国家黑色火药工厂厂长的路易斯·鲁,到法国公司任总经理。
那时,有人曾向诺贝尔透露,说巴布是位好大喜功的法**官,他热衷于复仇和战争,政治和强权,尤其贪财爱钱。
诺贝尔给巴布作过一个恰如其分的结论:
“一个有才干的伙伴,一个杰出的总经理,但是,可惜的是,只因他的良心犹如橡胶般地可伸可缩,这么多的聪明才智,几乎没有用到一个适当的地方。”
普法战争期间,诺贝尔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苏格兰度过的。当时,他正在忙于实现阿迪尔工程。
6. 英国公司
英国这个国度,青年诺贝尔曾经在1850年作过一次短暂的考察。
尔后,诺贝尔在1865年至1868年间,又数次访问过这个国家。
在访问期间,他在英国各大报纸发表过许多文章,介绍硝化甘油和达那炸药的优点,并且向商业界作过演讲,实事求是地阐明了达那炸药的高效性能和安全性。
甚至在1867年达那炸药发明后不久,他来到梅尔斯塔姆,当着一大批专家的面,亲自作过这种炸药的应用示范。
最后,诺贝尔还用他年轻时练就的流利的英文,撰写了有关达那炸药的周密详尽的说明,寄发给内政大臣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顽固的英国当局,最终不得不放宽了规定,“对那些证明是安全高效的爆炸物,内政大臣可以按个别情况发给许可证”。
后来了解到,这些障碍原来多系英国官方顾问埃布尔所制造。
埃布尔是一名英国化学教授,在科学史上有一定名气。他多年从事于火棉的应用研究。火棉是一种含氮量很高的硝酸纤维素。出于他个人的经济利益,他要把诺贝尔看成是一个有威胁性的强大对手。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利用他自己的特殊身份,反对诺贝尔的发明,千方百计阻挠达那炸药在英国制造和进口。
由于埃布尔教授的影响,诺贝尔打算在伦敦寻找合股人的想法,始终没有获得成功。
后来诺贝尔在格拉斯哥作新的示范表演时,出乎意外地遇到了一位达那炸药的拥护者。
这位拥护者,就是约翰·唐尼工程师。
唐尼后来成了诺贝尔在苏格兰企业的总经理。
格拉斯哥是英国北部的大城市,重要海港,当时拥有兴旺的采矿业和化学制造业。
通过唐尼的关系,诺贝尔同苏格兰一些金融家和矿主一起,在1871年组建了“英国达那炸药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唐尼还建议让埃布尔担任公司的顾问,以缓和矛盾。
英国达那炸药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格拉斯哥。公司拥有股金 2.4万英镑。
公司成立后不久,诺贝尔在苏格兰西部海岸的阿迪尔,选定了建厂地址。阿迪尔位于埃尔郡阿德罗森县邻近的一个偏僻处,在这里建厂,既安全,又有发展前途。
为了使这座新工厂顺利投产,诺贝尔把他的老朋友和亲密合作者利德贝克工程师都请来了。
利德贝克,是诺贝尔童年时代的好友。自从1865年起,他一直负责瑞典温特维肯工厂的生产,而且曾在其他几个国家帮助诺贝尔设计和装配了达那炸药工厂。此时,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达那炸药专家。
阿迪尔工厂落成后,诺贝尔非常高兴。
据曾经在该厂工作过的一位瑞典工程师说,诺贝尔在工厂竣工仪式上,向在场的公司高级职员作过一次充满幽默感的讲话,使得会场内外笑声叠起。
诺贝尔在结束语中说道:
“好啦,先生们。我把这家公司交给你们了,纵使董事们在管理方面犯下了最严重的错误,公司也必然会成功。”
随后,诺贝尔即兴赋诗一首:
在这个国度里,
如果没有劳动,
阿迪尔不过是一片荒凉的丘地,
连野兔也无法在此觅到食物。
然而,由于我们的辛勤劳动,
鸟兽才得以栖息在绿色的草木,
而人只有靠劳动才能使自己生存。
延绵的秃山荒野,
风在不停地呼啸。
令人寒战的雨水,
淋湿了裸露的泥土。
建立在荒野中的工厂,
在狂风中颤栗。
纵使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
劳动仍然发射着光辉。
它战胜了严酷的自然条件,
给劳动的人们带来喜悦和安慰。
劳动可以使一切变得美好,
可以给荒野带来新的生命。
唐尼死于一次意外爆炸。
1875年2月,唐尼在检验一批装满了达那炸药的子弹时,发现有几颗子弹存在质量问题。他随手将这几颗子弹扔进了距离他不到两米的一堆明火中,结果引起了剧烈的爆炸。由于鲁莽行事,唐尼被炸身亡。
继任总经理卡思伯特,他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
发展出口贸易。他在一些主要市场,雇用了大批代理商,并且在当地构筑炸药仓库。仅仅在1876年,他就创设了12个新的代理机构,其中有七个设在澳大利亚。
其次,进行广泛的公关。向大众和用户宣传达那炸药,并且在政府部门寻找他自己的“说客”。他安排《泰晤士报》的一名记者,在公司领取薪金,以便及时获取对公司产品不利的信息。他还派出工程师、讲师,到处作学术报告,消除人们对达那炸药的“偏见和恐怖感”。
卡思伯特总经理的上述做法,有力地促使了公司的达那炸药出口销售额。
英国达那炸药公司1878年和1883年的销售额,以千镑计:
1878年 1883年
国内贸易 1059 1118
海外贸易
澳大利亚 144 506
南非 25 310
新西兰 21 84
加拿大 42 13
印度 - 80
拉丁美洲 - 183
爪哇 - 64
日本 - 32
新加坡、香港 6 28
其他英帝国地区 - 17
海外贸易合计 238 1317
阿迪尔工厂,爆炸事故发生相对较少。
因为诺贝尔对工厂的要求相当严格,而且在工厂的设计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工人安全保障措施,都作过仔细的考虑。
诺贝尔喜欢雇用当过兵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普遍都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服从领导的意识。在阿迪尔工厂,就有相当多的工人是退役军人。
19世纪80年代初期,阿迪尔工厂有了较大的发展。
工厂占地面积达到850英亩,拥有数百名工人,厂房45座,年产达那炸药1000吨,硝化甘油 1400吨。它成了诺贝尔心目中一座稳步发展的模范工厂。
在诺贝尔在世时的19世纪90年代末期,阿迪尔工厂达那炸药的年产量已经达到5000吨,占全世界炸药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这些新型产品,对后来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这些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则都是依据诺贝尔在1893年至1894年间在意大利圣雷莫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和设计,才得以解决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鲁梅尔工厂发展到了拥有9 000名雇工,德国最大的弹药厂。
1945年4月的一天。
克鲁梅尔工厂在一次空袭中,被一千多枚重型炸弹摧毁。而这些炸弹所采用的炸药,也正是以诺贝尔自己的发明为基础而制造出来的。
战后,在废墟中,人们找到了为纪念达那炸药发明者和工厂创始人而耸立的诺贝尔塑像。此时的它,已经弹痕累累,遍体鳞伤,双眼流露出忧伤的神情。
5. 普法战争与法国公司
诺贝尔从年轻时开始,多次到过法国。
1851年他18岁那年,就在巴黎的大学实验室学习,并且留下了他那刻骨铭心的一段初恋。
1858年,面临着破产的父亲,让通晓法语的诺贝尔来到巴黎贷款。
诺贝尔不幸告贷无门,空手而归。
事隔三年之后,诺贝尔又一次来到巴黎求助。这次幸亏得到了法国“动产信贷总协会”的10万法郎贷款,最终发明了“诺贝尔专利炸药”。
在以后的旅行中,他曾多次访问过拿破仑三世统治的法国。
他非常喜欢这个国家,曾经试图将他的发明介绍给他们。然而,这个国家对生产和销售炸药,采取了国家垄断的措施,并且设有“火药与硝石管理局”这样的垄断机构,从而使他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就是在硝化甘油炸药上市以后,仍然被法国视为垄断产品。
诺贝尔曾经亲临法国,进行早期考察。
经过考察,他发现政府垄断的黑色火药,其价格要高出德国的三倍。
于是他想,如果能够在法国建厂,生产达那炸药新产品,销路岂不更好。
1868年。
诺贝尔到了法国。他在南锡附近的利韦丹,同“巴布父子铁器工厂”
的小老板保罗·巴布,有了初步接触。
巴布是一名有才华的工程师,曾任炮兵上尉。他对达那炸药很有兴趣,当即拍板,拿出20万法郎,作为在法国建厂的投资,条件是得到6%的利息,加上分享一半的利润。
诺贝尔同他的合股人巴布,热心地做了多次说服工作,当局仍然坚持不准建厂的规定。
诺贝尔感到很焦急。他对巴布说:
“为什么法国不懂得达那炸药的价值呢?很明显,法国不使用达那炸药,是个极大的损失。”
巴布点头称是,一面问道:
“诺贝尔,德国是否已经使用达那炸药?”
诺贝尔回答说:
“他们早就承认达那炸药的威力,并且在德国的克鲁梅尔工厂已经大量制造出这种炸药。”
巴布很担心,他接着问道:
“如果德国同法国之间发生战争,你认为结果会如何呢?”
诺贝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如果是那样,法国现在使用的黑色火药,无论如何也抵不过达那炸药。”
两人并非杞人忧天。
1870年,果然爆发了普法战争。
在1870年至1871年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发生战争。普鲁士战胜法国,1871年以普鲁士为中心,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史称“普法战争”。
在战争的最初阶段,法国总参谋部惊恐地发现,德军攻势迅猛异常,是因为德国工兵使用了一种新爆破物,来爆破法国阵地、桥梁和堡垒。
法军立即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新爆炸物进行调查,这才知道,原来那就是诺贝尔和巴布很早就提起过的“达那炸药”。
此时已经为时太晚,法国已经遭到惨败。
几经周折,1871年春,诺贝尔的第一座法国达那炸药工厂终于在法国南部的波利尔落成了。
1871年秋。
法国国民议会,再次通过禁止私人制造炸药的法令。政府仍然对所有炸药的制造和销售实行垄断。
巴布以诺贝尔的名义,向政府提出抗议和索赔。
巴布还呼吁说,达那炸药在和平时期仍然有很大的用处,例如用于采矿、交通建设等等。
结果一概遭到政府的拒绝。
巴布不顾这项法令,继续在波利尔经营。
1872年夏。诺贝尔从中获得红利19万法郎,他又从这笔红利中拿出2.5万法郎赠送给巴布,对他取得的显著业绩表示感谢。
1873年。以男爵乔维尼为首的议会委员会,提出了允许私人企业生产和销售达那炸药的建议。
同时,国防部以拉图尔将军为主席的一个委员会,也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私人企业在获得特别准许后,可以制造达那炸药,并且销售达那炸药也享受国家全部优惠。
其实,在议会对这些建议方案进行最后投票之前,巴布就已经邀请乔维尼和拉图尔,作为诺贝尔法国公司的股东了,而他们之中并没有谁支付过股金。
巴布“财政外交”的另一个举措是,提名当时担任国家黑色火药工厂厂长的路易斯·鲁,到法国公司任总经理。
那时,有人曾向诺贝尔透露,说巴布是位好大喜功的法**官,他热衷于复仇和战争,政治和强权,尤其贪财爱钱。
诺贝尔给巴布作过一个恰如其分的结论:
“一个有才干的伙伴,一个杰出的总经理,但是,可惜的是,只因他的良心犹如橡胶般地可伸可缩,这么多的聪明才智,几乎没有用到一个适当的地方。”
普法战争期间,诺贝尔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苏格兰度过的。当时,他正在忙于实现阿迪尔工程。
6. 英国公司
英国这个国度,青年诺贝尔曾经在1850年作过一次短暂的考察。
尔后,诺贝尔在1865年至1868年间,又数次访问过这个国家。
在访问期间,他在英国各大报纸发表过许多文章,介绍硝化甘油和达那炸药的优点,并且向商业界作过演讲,实事求是地阐明了达那炸药的高效性能和安全性。
甚至在1867年达那炸药发明后不久,他来到梅尔斯塔姆,当着一大批专家的面,亲自作过这种炸药的应用示范。
最后,诺贝尔还用他年轻时练就的流利的英文,撰写了有关达那炸药的周密详尽的说明,寄发给内政大臣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顽固的英国当局,最终不得不放宽了规定,“对那些证明是安全高效的爆炸物,内政大臣可以按个别情况发给许可证”。
后来了解到,这些障碍原来多系英国官方顾问埃布尔所制造。
埃布尔是一名英国化学教授,在科学史上有一定名气。他多年从事于火棉的应用研究。火棉是一种含氮量很高的硝酸纤维素。出于他个人的经济利益,他要把诺贝尔看成是一个有威胁性的强大对手。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利用他自己的特殊身份,反对诺贝尔的发明,千方百计阻挠达那炸药在英国制造和进口。
由于埃布尔教授的影响,诺贝尔打算在伦敦寻找合股人的想法,始终没有获得成功。
后来诺贝尔在格拉斯哥作新的示范表演时,出乎意外地遇到了一位达那炸药的拥护者。
这位拥护者,就是约翰·唐尼工程师。
唐尼后来成了诺贝尔在苏格兰企业的总经理。
格拉斯哥是英国北部的大城市,重要海港,当时拥有兴旺的采矿业和化学制造业。
通过唐尼的关系,诺贝尔同苏格兰一些金融家和矿主一起,在1871年组建了“英国达那炸药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唐尼还建议让埃布尔担任公司的顾问,以缓和矛盾。
英国达那炸药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格拉斯哥。公司拥有股金 2.4万英镑。
公司成立后不久,诺贝尔在苏格兰西部海岸的阿迪尔,选定了建厂地址。阿迪尔位于埃尔郡阿德罗森县邻近的一个偏僻处,在这里建厂,既安全,又有发展前途。
为了使这座新工厂顺利投产,诺贝尔把他的老朋友和亲密合作者利德贝克工程师都请来了。
利德贝克,是诺贝尔童年时代的好友。自从1865年起,他一直负责瑞典温特维肯工厂的生产,而且曾在其他几个国家帮助诺贝尔设计和装配了达那炸药工厂。此时,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达那炸药专家。
阿迪尔工厂落成后,诺贝尔非常高兴。
据曾经在该厂工作过的一位瑞典工程师说,诺贝尔在工厂竣工仪式上,向在场的公司高级职员作过一次充满幽默感的讲话,使得会场内外笑声叠起。
诺贝尔在结束语中说道:
“好啦,先生们。我把这家公司交给你们了,纵使董事们在管理方面犯下了最严重的错误,公司也必然会成功。”
随后,诺贝尔即兴赋诗一首:
在这个国度里,
如果没有劳动,
阿迪尔不过是一片荒凉的丘地,
连野兔也无法在此觅到食物。
然而,由于我们的辛勤劳动,
鸟兽才得以栖息在绿色的草木,
而人只有靠劳动才能使自己生存。
延绵的秃山荒野,
风在不停地呼啸。
令人寒战的雨水,
淋湿了裸露的泥土。
建立在荒野中的工厂,
在狂风中颤栗。
纵使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
劳动仍然发射着光辉。
它战胜了严酷的自然条件,
给劳动的人们带来喜悦和安慰。
劳动可以使一切变得美好,
可以给荒野带来新的生命。
唐尼死于一次意外爆炸。
1875年2月,唐尼在检验一批装满了达那炸药的子弹时,发现有几颗子弹存在质量问题。他随手将这几颗子弹扔进了距离他不到两米的一堆明火中,结果引起了剧烈的爆炸。由于鲁莽行事,唐尼被炸身亡。
继任总经理卡思伯特,他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
发展出口贸易。他在一些主要市场,雇用了大批代理商,并且在当地构筑炸药仓库。仅仅在1876年,他就创设了12个新的代理机构,其中有七个设在澳大利亚。
其次,进行广泛的公关。向大众和用户宣传达那炸药,并且在政府部门寻找他自己的“说客”。他安排《泰晤士报》的一名记者,在公司领取薪金,以便及时获取对公司产品不利的信息。他还派出工程师、讲师,到处作学术报告,消除人们对达那炸药的“偏见和恐怖感”。
卡思伯特总经理的上述做法,有力地促使了公司的达那炸药出口销售额。
英国达那炸药公司1878年和1883年的销售额,以千镑计:
1878年 1883年
国内贸易 1059 1118
海外贸易
澳大利亚 144 506
南非 25 310
新西兰 21 84
加拿大 42 13
印度 - 80
拉丁美洲 - 183
爪哇 - 64
日本 - 32
新加坡、香港 6 28
其他英帝国地区 - 17
海外贸易合计 238 1317
阿迪尔工厂,爆炸事故发生相对较少。
因为诺贝尔对工厂的要求相当严格,而且在工厂的设计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工人安全保障措施,都作过仔细的考虑。
诺贝尔喜欢雇用当过兵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普遍都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服从领导的意识。在阿迪尔工厂,就有相当多的工人是退役军人。
19世纪80年代初期,阿迪尔工厂有了较大的发展。
工厂占地面积达到850英亩,拥有数百名工人,厂房45座,年产达那炸药1000吨,硝化甘油 1400吨。它成了诺贝尔心目中一座稳步发展的模范工厂。
在诺贝尔在世时的19世纪90年代末期,阿迪尔工厂达那炸药的年产量已经达到5000吨,占全世界炸药需求量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