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诺贝尔章节目录 > 第八章 圣雷莫

第八章 圣雷莫

诺贝尔作者:诺贝尔 2017-02-13 12:01
    1. “诺贝尔别墅”

    1891年。

    诺贝尔带着所有未被查收的实验仪器,一些他私人的财物,还有那幅一直伴随着他的由著名画家佐恩所作的他母亲的树胶水彩画肖像,毅然离开了他生活了18年的巴黎。

    当时,有人劝他回到瑞典。

    在经过认真考虑后,诺贝尔最终选择了意大利。

    意大利西部海岸,圣雷莫。

    这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新装修的别墅,隐藏在桔林丛中。别墅前面,一个很大的花园,棕榈树和美丽的花坛交相辉映。

    他希望这里宜人的气候有助于他的过敏性气管炎的康复,并且有助于治愈他的慢性感冒和“硝化甘油头痛症”,还有讨厌的坏血病。

    1878年,他在一封信中说他患了坏血病,医生处方的药,“辣根和葡萄汁”,对他的病情毫无作用。后来,他请了一位法国医生,给他下的诊断是晚期坏血病。

    从别墅朝南的房间,可极目远望碧蓝的地中海,从朝北的房间,又可眺望连绵起伏的群山。

    诺贝尔把这座美丽的别墅亲切地称作“我的窝”。

    有一次,他的朋友、汉堡公司总经理奥夫施拉格开玩笑地对他说:

    “一个窝里应该有两只鸟生活才对,而不能只有一只鸟呀!”

    于是,诺贝尔把这座别墅改为“诺贝尔别墅”。这个名称便一直流传至今了。

    此时,58岁的诺贝尔,金钱和名誉都有了,按理应该坐享清福了。

    可是,他并没有停止不前。

    不久,他在别墅的大花园中建了一座实验室。里面的装备,全都是德国最新的仪器。

    实验室共有三间房屋。

    一间大的是机器房,内有一台燃气发动机,数台发电机,可供照明和各种电化实验的用电。

    中间的一间,差不多大,用于化学实验和进行其他实验。

    最小的一间,用来藏书,放置衡器和各种仪器,实弹射击用的枪支也存放在这间屋子里。

    此外,还修筑了一座伸向海里的小型码头。它主要用来进行炸药和火器实验。

    诺贝尔辞去了他在所有达那炸药公司董事会的职务,以便在他有生之年,集中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继续进行他的发明研究。

    他虽然辞去了各种职务,但是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他都始终对这些企业保持了支配作用。

    这不仅是由于他实际上处于大股东的地位,而且是由于他作为一个发明家,人们对他孜孜不倦的工作充满着信任,以及他坚毅和廉洁的人格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完全尊重。

    诺贝尔在巴黎塞夫朗-利夫里实验室的助手,一位精通理论的化学家费伦巴赫,由于不愿意离开法国而同诺贝尔分手了。

    这使诺贝尔感到非常遗憾。诺贝尔让他领取了退休金,随后诺贝尔聘请了英国人乔治·贝克特担任他的新实验室的首席化学师。

    贝克特曾在德国一所大学攻读化学,毕业后曾受雇于英国一家大型化工企业。

    新实验室的另一名助手是法国人阿尔方斯·图尔诺德。由于费伦巴赫不愿意到圣雷莫,图尔诺德便取代了他的位置,担任新实验室的助手,并且兼任技术性工作。

    诺贝尔由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2. 351项专利发明

    诺贝尔于1891年正式定居圣雷莫。

    他没有安于已得的名誉,或者只是在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游憩胜地休养,消磨时光。

    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虽然被他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弄得疲惫不堪,然而,他却依然认为还有许多事情有待他去完成。

    正是那些迫切等待着需要解决的有趣问题,给了他继续工作的力量。

    正如他自己在这一时期所说的:

    “我断断续续地工作着。有时我会把某个问题放下不管,过一段时间后再来着手处理。我经常就是这样工作的,但是对于那些我觉得最终能够成功的事情,我会始终抓住不放。”

    诺贝尔从事的研究工作,不仅仅是炸药。

    像他的父亲爱默纽尔一样,诺贝尔丰富的想象力,有时竟然达到异想天开的境地。他的研究工作,除了炸药以外,还涉及到了电化学、光学、机械学、生物学、生理学和医学等各种自然科学领域,范围极其广泛。

    在诺贝尔去世后,清算他的遗产时,发现他在各国取得的专利发明,就不少于351项。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

    诺贝尔对早年从他父亲那里所继承的一种想法,即利用制造炸药的原料来制造皮革的代用品,一直难以忘怀。经过多次试验,他取得了一项这方面的临时发明专利。

    后来,诺贝尔打算在瑞典西部的古尔斯蓬建造一座人造革产品的工厂。这一计划因故没有实现,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皮革和漆布代用品,不同程度上就利用了圣雷莫实验室的最初发明。

    诺贝尔对硝化纤维素的另一个用途,即用来制造人造丝的用途,很有兴趣。1893年至1894年间,他曾经同瑞典工程师斯特雷勒纳特一起,在圣雷莫实验室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

    诺贝尔本人发明的一种喷嘴,在1896年也取得了专利。

    这种具有极微细孔眼的玻璃压力喷嘴,是将硝化纤维素或赛璐珞溶液挤压出来,然后硬化成丝状纤维所必需的工具。

    其制作方法是,采用很细的白金丝,穿进熔化的玻璃内,冷却之后,再用“王水”将白金丝溶解。

    这种方法后来被许多继承者所发展,由此生产出来的人造丝,现在已经拥有数不清的品种和不断涌现的新名称,成为畅销世界的产品。

    诺贝尔还对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附件作过改进实验。

    他甚至将粘土置于铂金管内,利用炸药产生的高温,使之熔化,试图制作人造宝石。

    他的这些探索性的实验工作,对后来拥有更好设备的发明家,都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1890年,诺贝尔宣布,他希望同瑞典生理学家,就该领域内的一些研究课题保持联系。他还将他母亲的遗产,捐赠给卡罗林医学院,创设了“卡罗林·安德里特·诺贝尔基金”,以便促进医学科学实验研究。

    当时,卡罗林医学院一位年轻的生理学家约翰森,得知诺贝尔的这一愿望后,很快就同诺贝尔取得了联系。

    诺贝尔在给约翰森的信中解释说,他打算创办一所他自己的医学研究所,以便研究他极其关注的输血课题。

    诺贝尔接着写道:

    “如果此事可行,其结果是难以想像的。”

    尽管这一尝试嗣后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在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人类血型后,才使得输血成为可能。兰德斯坦纳因此而在1930年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

    瑞典探险者安德烈曾经驾驶气球考察北极。他在1896年的首次尝试失败后,向诺贝尔请求资助。

    诺贝尔对安德烈的探险计划表示了热情的祝贺,并答应为他下一次飞行提供援助。

    接着,诺贝尔对在场的人说道:

    “无论安德烈是否能够飞达目的地,还是只飞到半路,这项特别的功绩本身就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它将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变革。在这方面,我也要为和平思想尽力,因为每一种新的发现都会在人类脑海中留下痕迹,而且世代相传,终将唤起新的文化思潮。”

    诺贝尔的特点是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从诺贝尔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十分关注,借助空中撮影的方法来进行勘测和绘制地图。

    由于当时还没有出现在飞机上用照相机进行拍摄的方法,因此,诺贝尔建议,采用气球或飞弹来实现这一目的。

    他在逝世前四个月,写给他的助手的一封信中说道:

    “我打算发射一只小型气球,让它携带降落伞、照相机、计时装置或定时熔丝。当这只气球上升到适当的高度时,它出现自动放气,或者同降落伞分离。接着,气球在下降过程中,照相机就拍下照片来。”

    他还清楚地预见到,未来的空中交通将不是通过气球或飞艇发展起来的,而是通过借助快速推进器推进的飞机。

    1892年,诺贝尔写道:

    “飞行真使我感到兴奋,但是我们一定不要以为,靠气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鸟儿一旦高速飞行,它只需轻轻摇动双翼,就能够克服重力。这不是使用魔术能办到的。鸟儿能做到的事,人类当然也能。一只红雀3小时便能从巴黎飞到圣雷莫。我们必须拥有高速推进的浮筏。”

    他的预言在十年后为莱特兄弟实现。

    1903年,美国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设计了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架有人驾驶飞机。同年12月17日,在基蒂霍克试飞成功。虽然这次试飞的飞行时间仅59秒,飞行距离也只有852英尺,却首次使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了现实。

    1891年,诺贝尔同瑞典军事部门的一位发明家昂格上尉进行合作,结果研制了一种军用发射火箭。

    翌年7月,诺贝尔在英国取得了该项发明的临时专利。9月,昂格上尉来到圣雷莫访问,两人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内容除了此项发明以外,还涉及其他许多发明项目。

    昂格上尉负责产品制造,诺贝尔负责产品开发、实验工作,以及申请专利的事宜。最后利润分成,诺贝尔为三分之二,昂格为三分之一。

    按照这份协议,这些发明一直继续到诺贝尔逝世都未能全部完成。

    后来,有关导弹制造的设计全部被人买走,并且在德国作了进一步修改。

    有人推测,诺贝尔-昂格火箭,之所以对诺贝尔有如此重要的吸引力,正如人们所熟悉的空中鱼雷一样,不仅具有军事意义,而且能作为船舰的安全装备,它还是两次世界大战中令人畏惧的V1和V2武器的前身。

    当诺贝尔的助手拉格纳·索尔曼仔细阅读着他的专利发明目录时,不禁感慨万端,如此之多的发明,竟然都是出自一个人的头脑。

    拉格纳·索尔曼写道:

    “在那些严肃的技术专家和企业家看来,诺贝尔的很多想法,只不过是心血来潮、异想天开而已。但是不要忘记,被现代技术专家这样认为的很多想法,却被诺贝尔在实际上加以实现,并且成了最重要的东西。

    还应当记住的是,他的另一些设想,最终可以完全适用于各个领域。

    “在他的创造性活动中,他真正的才华是,如同多产的大自然那样丰富的思想。

    “一般说来,只有少数种子能够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壤,从而发芽成长。相当一部分种子是不能结出果实的。另外一些种子,由于落在多石的地面上,根本就不能成活。

    “然而,思想的种子就不同,虽然有时被埋葬,却能历经数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仍然具有生命力。

    “一旦条件发生改变,它们就会像被风刮到沃土上的种子那样,开始发芽,茁壮成长。

    “此外,从历史上看,技术的进步完全取决于种种努力、各方面的发明家在解决问题时所付出的所有思维活动,不论这种工作在各种特殊情况下能否产生直接的成果。正因为如此,人们目前对技术发明史越来越感兴趣了。如同其他任何一门历史,技术发明史也可以使人们广泛洞察发展的进程,并且为现在和将来提供如此宝贵的指示。”

    诺贝尔本人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假如我一年之内有一千个主意,哪怕有用的主意只有一个,我也心满意足了。”

    3. 拉格纳·索尔曼

    诺贝尔以圣雷莫为大本营,经常出访欧洲各国,去完成他认为急需解决、而又有趣的各种问题。

    巴黎占去了他出访次数的一半,并且他在那里逗留的时间最长。虽然法国政府和新闻界曾经迫害过他,然而他同这座城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处处小心翼翼,尽量避免卷入政治和商业纠纷之中。

    一旦陷入这些纠纷,他也无所畏惧。他会用嘴和笔进行斗争。如果影响到他的研究工作,他还留有一手消遁的诀窍。

    伴随他旅行的日常用品,有他自己设计的自来水笔,这在当时可是独一无二的新鲜玩艺。还有一只特别的手提箱。这些物品表明,诺贝尔不管是在乘坐火车、轮船的途中,还是在旅馆的房间里,他都要埋头工作,从不浪费时间。

    1893年,诺贝尔聘请了一位年仅23岁的瑞典化学工程师,拉格纳·索尔曼,担任他的私人助手。

    索尔曼出身低微,朴实无华,温良谦让,很快就赢得了诺贝尔的高度信任。

    索尔曼从斯德哥尔摩理工学院毕业后,曾在1890年至1893年间,在美国一家公司下属的达那炸药工厂担任化学工程师。

    1893年夏。索尔曼应邀为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举办瑞典展览馆。9月份,他收到一份直接从斯德哥尔摩拍来的电报,让他去担任诺贝尔的私人助手。

    原来这是他的一位亲戚斯密特,还有他的中学同学、好友卢德维希·诺贝尔,也就是诺贝尔的侄子,这两个人在诺贝尔面前,极力举荐的结果。

    一两周后,索尔曼来到巴黎马拉科夫大街的诺贝尔公馆。诺贝尔极其友好地接待了索尔曼。

    此时的诺贝尔,留给索尔曼的印象是这样的:

    大约60岁,中等个子,不够结实,面容刚毅,额头很高,浓眉,目光深邃。

    索尔曼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诺贝尔的藏书。主要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著作,以及法国、德国、瑞典和俄罗斯的文学作品。

    索尔曼整理完藏书,接着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清理了大量的诺贝尔私人案卷和技术档案,并且为这些材料编了目录。

    然后,索尔曼转到了圣雷莫实验室,去做化学师的工作。

    此后不久,诺贝尔还雇用了一名女秘书。这位小姐名叫索菲·阿尔斯特伦。

    诺贝尔在向这位女秘书解释他的要求时,说道:

    “就我而言,除了瑞典文以外,恐怕最重要的就是英文,这也是秘书工作的难点。因此,我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作为头等的英文、法文、德文和瑞典文,都要求速记;还得会使用雷明顿打字机;以及其他许多事情,等等。

    “但是,我也并非难以应付的。如果我们相处融洽,我会让我的许多要求,像纸牌搭成的房子那样,一触即坍。

    “前些时候,我雇用了一位名叫索尔曼的先生。一周后,我发现他显然很适合做化学方面的工作。他目前正在我的实验室里工作。他是我真正喜欢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可是,索菲·阿尔斯特伦小姐,没有达到诺贝尔所要求的标准,仅仅同诺贝尔在一起工作过一段很短的时间,便离去了。

    诺贝尔一生忙于研究和发明工作,他和娱乐活动几乎无缘。

    但是他很喜欢驾驭马车,并把它作为一项休闲活动。

    诺贝尔拥有堂皇的四轮马车,他还在巴黎和圣雷莫备有马厩。他一边驱车穿过森林,驶过公园,一边听着清脆的马蹄声。有时,他和索尔曼驾车外出,经常用瑞典语谈话,目的是用他的母语,松弛一下他那过于紧张的大脑。

    根据索尔曼的回忆,诺贝尔对待年轻的下属,是十分慷慨、宽容的。

    1893年12月初,索尔曼来到圣雷莫实验室后不久,诺贝尔顺便提到了他从美国回到瑞典的旅费。

    索尔曼告诉他说:

    “我在芝加哥博览会期间,曾经替瑞典一家晚报做过报道工作。于是,我作为一名记者,免费飞回了欧洲。因此,不需要任何补偿。”

    诺贝尔显得很惊奇的样子。

    过了一两天后,诺贝尔给了索尔曼一张300英镑的支票,并且说:

    “贝克特从英国迁到圣雷莫,我也给了他一张这样的支票。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