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本次旅行的终点(2/2)
《马克·波罗传》作者:马克·波罗传 2017-02-13 12:14
也许您不知道,驿站供应首思(指饮食、灯油、柴炭等),是有时间限制的,大汗规定驿站只为使臣供应两日的首思,禁止拖延时间,滞留驿站。”
“我们只是在过了帕米尔高原之后才驻过几个驿站,不知道有这样的法令。不知附近可有稍好点的旅店,我们可以住到那里去。”马可说。
“那怎么可以,你们是使臣。这样吧,我明天一早派人到甘州总管去报告,再作决定。”提领命仆人把负责站务的副使叫来,一一做了安排。
第二天上午,一位官员匆匆来到马可他们的住处,要他们立即进府,总管要召见他们。三个人跟着官员到了甘州衙署,走过谯楼仪门,上了正厅,总管已经在恭候他们了。总管对他们远道而来表示欢迎,尼可罗拿出起而漫的丝织绣品送给总管,总管捧着这些色彩鲜艳、绣工精美、式样新颖的丝织品爱不释手,一再感谢。畅叙一番之后,又在西耳房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席间,在谈起他们的打算时,总管说道:“提领已经禀报了,既然身体欠佳,多住几日也无妨。主要有些官员不分大事、小事,无端滞留驿站,为此驿站负担很重,所以大汗下令限制驿站供应首思的时间。”
“太感谢了,大人。”尼可罗站起身来向总管致意。
总管笑了笑,沉吟片刻说:“你们是大汗的使臣,同时又身负教皇之命,总不能就这样贸然而去吧。我马上派信使,上奏大汗,你们先安心休息。”
恭敬不如从命,尼可罗和马飞阿舒舒服服地在驿站住下来,天天有酒有肉,悠闲自在。马可坐不住,他四处游荡把甘州城看了个遍。不但常常到城里的三座基督教堂,还流连于各种寺庙。金碧辉煌的寺庙庵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神像让马可乐而忘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冬季。朝中依然没有消息,三个人不免有些焦虑,尼可罗几次到衙署询问,总管说可能路上耽误了,让他们再耐心等待,反正严冬也难以行走。无奈之余,尼可罗和马飞阿干脆操起了老本行,做些小买卖,倒也赚了不少钱。
冬去春来。一天,尼可罗和马飞阿带着马可正在房里整理货物,总管派人要他们立刻去衙署。
正厅上坐着总管和两位官员。此二人头带漆纱制成的幞头,身穿绯罗服,腰系乌犀角带,足蹬皂皮靴,颇有些威严之气。看到他们进来,二人站起身来,“你们是尼可罗·波罗和马飞阿·波罗吗?”
尼可罗取出金牌,恭恭敬敬地呈上。
“欢迎你们的到来。”其中一位高个官员举起一只手,“大汗已经起驾前往上都,我们奉旨前来护送你们。”
在经历了漫长的紧张旅途跋涉和种种惊险遭遇之后,他们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下来了。一队戴着尖顶帽盔,身着皮甲,手持长矛的蒙古骑兵已经在恭候他们起程了。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马告别了甘州,途经凉州、宁夏的中兴府,天德、察罕脑儿,从现在的张家口越过长城,直奔忽必烈的夏宫——上都。
从1271年初冬出发,到1275年初夏,尼可罗、马飞阿、马可历时三年半,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教皇赋予的使命,这令他们感到沉重的使命就要完成了。
辽阔的大平原上,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城市。
上都,这就是上都!
上都城北枕龙岗,南濒滦水,四山拱卫,佳气葱郁。皇城呈正方形,在它的西面和北面各附有外城,整个城市呈一个东南包括皇城在内,四边各为2200米的正方形,有南北各一门,东西各二门,外城之南、西各一门,北二门。
并建两都是从游牧风俗发展变化而来的,忽必烈即位之后,也仍然保留了春游秋逛、避暑趋暖的习惯。每年四月春暖草青,忽必烈便携同他的后妃、侍从,从大都来到上都避暑。百官诸衙都一一相随,上都就成了朝廷的行都。为了促进上都的繁荣,忽必烈于1265年5月和1270年5月两次下诏,免征商税。上都因此而急速发展起来。
马可他们在护送人员的陪同下,向上都西门疾驰而去。金盔金甲的蒙古士兵守卫着城门,看到他们过来,连忙敬礼。
宽阔的街道,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商店、酒馆、娱乐场所鳞次栉比。
马鸣驴叫,车轮滚滚,人声嘈杂。上都的繁华,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像。眼前的一切,令马可痴迷。
马可和父亲、叔叔被安置在驿馆的三间正房内歇息,他们随即被引进了一间大理石浴室。马可坐在热气腾腾的水里,左盼右顾,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哦,上帝。”马可惊奇得大叫起来,“这简直像个宫殿。”尼可罗和马飞阿看着他那种神情不禁哈哈大笑。
“那是什么?”马可看见腰间围着一块布的仆人正在向烧热水的大锅下铲一种黑黑的东西。
“煤,用它来烧热水。”尼可罗说。
“煤,这不是黑石头吗?”马可拿着仆人递给他的一块煤,“它从哪儿来?”
“山里挖出来的。”马飞阿回答道。
“能燃烧的石头,没人会相信的,我敢发誓。”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相信这一切的,除非亲眼所见,但只有勇敢的人才能见到这些奇迹。”尼可罗颇为自得,“另外,马可你要记住,以后再看见什么,别像刚才那样大呼小叫。明天早上去觐见大汗,一定要守规矩,不能擅自说话。这些礼节我想你已经知道不少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被人叫醒。三个人用过早餐,换上了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服装,随内侍向宫门走去。
他们从明德门进宫,顺着大道来到大安阁。大安阁坐落在宫城中央,是忽必烈于1266年移取汴梁的金南京熙春阁的材料所筑成。大安阁华阙中天,峻宇雕墙,四面珠帘。硫金镶宝的宫殿正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檐角的风铃在轻声鸣唱。马可只恨自己少生了两只眼,他真以为自己到了仙境。
一个书记官走到他们面前,记下了三个人的名字,两个内侍将他们上上下下搜查了一遍,告诉他们不能碰到门槛。违禁者要受到处罚。随后,尼可罗、马飞阿带着马可,跟着书记官通过殿前长长的台阶,进入大殿内。
大殿内满朝文武,有穿蒙古服装的,也有穿阿拉伯服装、波斯服装,甚至还有喇嘛,但殿内鸦雀无声。马可虽然很紧张,可跟在父亲和叔叔后面仍忍不住四下偷看。殿中央设有山字玲珑金红屏台,重陛朱阑;台上有御榻和后位;殿壁全部用描龙绘凤的绢绸蒙了起来,与大安阁的外观相比,殿内显得素雅而庄严。
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进入殿内,书记官在忽必烈及满朝文武面前高声唱名,列数他们三人的名字及来历。唱名完毕,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依次向忽必烈跪拜。忽必烈轻轻挥了一下手,书记官遂叫:“平身!”马可见父亲和叔叔站起来,也跟着直起身,此刻他才敢低垂着眼睛偷偷往上看。
高台之上,安有一个长而宽、用象牙制成、雕刻得异常精美,并饰以黄金宝石的金色大汗宝座。忽必烈坐北朝南,头戴冕,顶板前后各有12旒,身穿青罗衮龙服,他中等身材,红光满面,鼻梁高直而端正,细长的眼中透出一种逼人之气。他左边白盖金缕褥上坐的是察必皇后;右边坐着衮冕黑衣的太子真金,他神情和蔼,嘴角挂着一丝笑意,马可紧张的心情缓和了不少。
尼可罗和马飞阿捧出教皇格里戈里加封的信件卷筒、镶有宝石的圣像和一个以金制鸽为盖,装有圣油瓶的象牙盒子,书记官将物品接过,放在高台下的礼物案上。马可发觉,他们带进宫的几只精美豪华的水晶花瓶已经被安放在桌案上了。两个内侍悄无声息地走过来,拿起所有的东西,一一给忽必烈过目。
忽必烈打开信件卷筒看了看,交给身旁的内侍,命他立刻找人翻译出来,他又拿起圣油瓶,饶有兴趣地看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你们终于回来了,朕很欣慰。”
尼可罗结结巴巴地解释为什么耽搁了这么长时间的原因。忽必烈没有提及一百名学者的事情,这让他们三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后面是谁?”忽必烈是指跟在尼可罗身后的马可。
“我的儿子。伟大的大汗,他从耶路撒冷开始,一直护送着圣油。”尼可罗回答道。
“他多大了?”忽必烈对年轻英俊、朝气勃发的马可第一印象显然极好。
“21岁。”马可说完,就知道犯了错误。尼可罗狠狠瞪了一眼贸然开口的马可。
忽必烈很感兴趣的询问了沿途的情况。可是尼可罗和马飞阿除了路途如何艰险外,说不出多少东西,因为他们心思多半放在生意上了。倒是马可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条理清晰地叙述了一切的经过情形。阿雅斯的情况、玛本路库的史坦丁·拜巴鲁与小亚美尼亚的战争、阿津甘的喷油井、大不里士的商业、起而漫的军工制造业、忽里模子港、巴拉香宝石、帕米尔高原的险峻、西域风情以及罗布大沙漠的恐怖,等等,甚至于沙洲的殡葬仪式、哈密以妻女陪客的怪俗,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住了。沿途的地形、军事要塞、行路所用时间,马可表述得清清楚楚。
忽必烈的眼里溢出柔和的笑意,他对马可惊人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对人文地理精确的判断力极感满意。马可告诉了他许多急于想知道的情况,因为当时海都举兵叛乱,军事威胁日益加甚,就在这年的正月,诸王火忽响应海都,南疆一带几乎失控,东西交通常常断绝。而伊利汗国和元朝关系密切,旭烈兀曾在忽必烈的汗位争夺战中坚定地站在他一边,有效地牵制住了阿里不哥及窝阔台汗国诸王。但是,伊利汗国与撒拉逊人的交战情况因交通不畅而一直不甚明了。马可的详细报告,解除了他心中很多疑问。
忽必烈高兴地对站立在下手的宰相安童说:“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兼此三者,乃为称职。马可先生堪称是一个活地图,有几个人能走过朝廷如此多的疆域而详察地理人情呢?”他对马可说:“你要尽快把这些情况写出来,交给安童大人。朕很满意你的忠诚、热心和勤奋,特命你为怯薛,随侍朕的左右。”他又对尼可罗和马飞阿赏赐了很多珠宝。马可他们立刻跪下谢恩。朝堂上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所有的人对忽必烈给予这些威尼斯商人的重赏感到有点惊讶,尤其是对马可的重用。
怯薛是由蒙古贵族和其他民族的高级官僚以及地方官之子弟充质子者充当,是世袭制。怯薛是宫中近侍,最接近皇上,并公开活动于内廷与外朝之间,口传圣旨,出使地方,甚或出任高官重职。马可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马可得以重用,一方面是因为他出众的才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前几年发生的叛乱,忽必烈对汉人心生猜忌,转而重用色目人。
觐见已毕,忽必烈又在水晶殿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波罗们。豪华的宴会、精美的餐具、美妙的舞蹈和神奇的魔术,令马可目不暇接。尼可罗看着他兴奋的样子,轻声在他耳边说:“你务必要谨慎。其实你并不了解这个国家,不然会出危险的。你看到没有,那个坐在大椅子上的喇嘛,他叫八思巴,是国师,权势极大。恐怕他是最恨我们的。”“为什么?”马可吓了一跳。
“就因为我们是教皇的代表,他不希望我们出现在大汗面前。”马飞阿悄悄地说。
马可望着阴着脸的八思巴,陷入了沉思。这复杂的情况是马可所没有料到的,看来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我们只是在过了帕米尔高原之后才驻过几个驿站,不知道有这样的法令。不知附近可有稍好点的旅店,我们可以住到那里去。”马可说。
“那怎么可以,你们是使臣。这样吧,我明天一早派人到甘州总管去报告,再作决定。”提领命仆人把负责站务的副使叫来,一一做了安排。
第二天上午,一位官员匆匆来到马可他们的住处,要他们立即进府,总管要召见他们。三个人跟着官员到了甘州衙署,走过谯楼仪门,上了正厅,总管已经在恭候他们了。总管对他们远道而来表示欢迎,尼可罗拿出起而漫的丝织绣品送给总管,总管捧着这些色彩鲜艳、绣工精美、式样新颖的丝织品爱不释手,一再感谢。畅叙一番之后,又在西耳房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席间,在谈起他们的打算时,总管说道:“提领已经禀报了,既然身体欠佳,多住几日也无妨。主要有些官员不分大事、小事,无端滞留驿站,为此驿站负担很重,所以大汗下令限制驿站供应首思的时间。”
“太感谢了,大人。”尼可罗站起身来向总管致意。
总管笑了笑,沉吟片刻说:“你们是大汗的使臣,同时又身负教皇之命,总不能就这样贸然而去吧。我马上派信使,上奏大汗,你们先安心休息。”
恭敬不如从命,尼可罗和马飞阿舒舒服服地在驿站住下来,天天有酒有肉,悠闲自在。马可坐不住,他四处游荡把甘州城看了个遍。不但常常到城里的三座基督教堂,还流连于各种寺庙。金碧辉煌的寺庙庵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神像让马可乐而忘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冬季。朝中依然没有消息,三个人不免有些焦虑,尼可罗几次到衙署询问,总管说可能路上耽误了,让他们再耐心等待,反正严冬也难以行走。无奈之余,尼可罗和马飞阿干脆操起了老本行,做些小买卖,倒也赚了不少钱。
冬去春来。一天,尼可罗和马飞阿带着马可正在房里整理货物,总管派人要他们立刻去衙署。
正厅上坐着总管和两位官员。此二人头带漆纱制成的幞头,身穿绯罗服,腰系乌犀角带,足蹬皂皮靴,颇有些威严之气。看到他们进来,二人站起身来,“你们是尼可罗·波罗和马飞阿·波罗吗?”
尼可罗取出金牌,恭恭敬敬地呈上。
“欢迎你们的到来。”其中一位高个官员举起一只手,“大汗已经起驾前往上都,我们奉旨前来护送你们。”
在经历了漫长的紧张旅途跋涉和种种惊险遭遇之后,他们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下来了。一队戴着尖顶帽盔,身着皮甲,手持长矛的蒙古骑兵已经在恭候他们起程了。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马告别了甘州,途经凉州、宁夏的中兴府,天德、察罕脑儿,从现在的张家口越过长城,直奔忽必烈的夏宫——上都。
从1271年初冬出发,到1275年初夏,尼可罗、马飞阿、马可历时三年半,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教皇赋予的使命,这令他们感到沉重的使命就要完成了。
辽阔的大平原上,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城市。
上都,这就是上都!
上都城北枕龙岗,南濒滦水,四山拱卫,佳气葱郁。皇城呈正方形,在它的西面和北面各附有外城,整个城市呈一个东南包括皇城在内,四边各为2200米的正方形,有南北各一门,东西各二门,外城之南、西各一门,北二门。
并建两都是从游牧风俗发展变化而来的,忽必烈即位之后,也仍然保留了春游秋逛、避暑趋暖的习惯。每年四月春暖草青,忽必烈便携同他的后妃、侍从,从大都来到上都避暑。百官诸衙都一一相随,上都就成了朝廷的行都。为了促进上都的繁荣,忽必烈于1265年5月和1270年5月两次下诏,免征商税。上都因此而急速发展起来。
马可他们在护送人员的陪同下,向上都西门疾驰而去。金盔金甲的蒙古士兵守卫着城门,看到他们过来,连忙敬礼。
宽阔的街道,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商店、酒馆、娱乐场所鳞次栉比。
马鸣驴叫,车轮滚滚,人声嘈杂。上都的繁华,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像。眼前的一切,令马可痴迷。
马可和父亲、叔叔被安置在驿馆的三间正房内歇息,他们随即被引进了一间大理石浴室。马可坐在热气腾腾的水里,左盼右顾,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哦,上帝。”马可惊奇得大叫起来,“这简直像个宫殿。”尼可罗和马飞阿看着他那种神情不禁哈哈大笑。
“那是什么?”马可看见腰间围着一块布的仆人正在向烧热水的大锅下铲一种黑黑的东西。
“煤,用它来烧热水。”尼可罗说。
“煤,这不是黑石头吗?”马可拿着仆人递给他的一块煤,“它从哪儿来?”
“山里挖出来的。”马飞阿回答道。
“能燃烧的石头,没人会相信的,我敢发誓。”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相信这一切的,除非亲眼所见,但只有勇敢的人才能见到这些奇迹。”尼可罗颇为自得,“另外,马可你要记住,以后再看见什么,别像刚才那样大呼小叫。明天早上去觐见大汗,一定要守规矩,不能擅自说话。这些礼节我想你已经知道不少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被人叫醒。三个人用过早餐,换上了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服装,随内侍向宫门走去。
他们从明德门进宫,顺着大道来到大安阁。大安阁坐落在宫城中央,是忽必烈于1266年移取汴梁的金南京熙春阁的材料所筑成。大安阁华阙中天,峻宇雕墙,四面珠帘。硫金镶宝的宫殿正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檐角的风铃在轻声鸣唱。马可只恨自己少生了两只眼,他真以为自己到了仙境。
一个书记官走到他们面前,记下了三个人的名字,两个内侍将他们上上下下搜查了一遍,告诉他们不能碰到门槛。违禁者要受到处罚。随后,尼可罗、马飞阿带着马可,跟着书记官通过殿前长长的台阶,进入大殿内。
大殿内满朝文武,有穿蒙古服装的,也有穿阿拉伯服装、波斯服装,甚至还有喇嘛,但殿内鸦雀无声。马可虽然很紧张,可跟在父亲和叔叔后面仍忍不住四下偷看。殿中央设有山字玲珑金红屏台,重陛朱阑;台上有御榻和后位;殿壁全部用描龙绘凤的绢绸蒙了起来,与大安阁的外观相比,殿内显得素雅而庄严。
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进入殿内,书记官在忽必烈及满朝文武面前高声唱名,列数他们三人的名字及来历。唱名完毕,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依次向忽必烈跪拜。忽必烈轻轻挥了一下手,书记官遂叫:“平身!”马可见父亲和叔叔站起来,也跟着直起身,此刻他才敢低垂着眼睛偷偷往上看。
高台之上,安有一个长而宽、用象牙制成、雕刻得异常精美,并饰以黄金宝石的金色大汗宝座。忽必烈坐北朝南,头戴冕,顶板前后各有12旒,身穿青罗衮龙服,他中等身材,红光满面,鼻梁高直而端正,细长的眼中透出一种逼人之气。他左边白盖金缕褥上坐的是察必皇后;右边坐着衮冕黑衣的太子真金,他神情和蔼,嘴角挂着一丝笑意,马可紧张的心情缓和了不少。
尼可罗和马飞阿捧出教皇格里戈里加封的信件卷筒、镶有宝石的圣像和一个以金制鸽为盖,装有圣油瓶的象牙盒子,书记官将物品接过,放在高台下的礼物案上。马可发觉,他们带进宫的几只精美豪华的水晶花瓶已经被安放在桌案上了。两个内侍悄无声息地走过来,拿起所有的东西,一一给忽必烈过目。
忽必烈打开信件卷筒看了看,交给身旁的内侍,命他立刻找人翻译出来,他又拿起圣油瓶,饶有兴趣地看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你们终于回来了,朕很欣慰。”
尼可罗结结巴巴地解释为什么耽搁了这么长时间的原因。忽必烈没有提及一百名学者的事情,这让他们三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后面是谁?”忽必烈是指跟在尼可罗身后的马可。
“我的儿子。伟大的大汗,他从耶路撒冷开始,一直护送着圣油。”尼可罗回答道。
“他多大了?”忽必烈对年轻英俊、朝气勃发的马可第一印象显然极好。
“21岁。”马可说完,就知道犯了错误。尼可罗狠狠瞪了一眼贸然开口的马可。
忽必烈很感兴趣的询问了沿途的情况。可是尼可罗和马飞阿除了路途如何艰险外,说不出多少东西,因为他们心思多半放在生意上了。倒是马可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条理清晰地叙述了一切的经过情形。阿雅斯的情况、玛本路库的史坦丁·拜巴鲁与小亚美尼亚的战争、阿津甘的喷油井、大不里士的商业、起而漫的军工制造业、忽里模子港、巴拉香宝石、帕米尔高原的险峻、西域风情以及罗布大沙漠的恐怖,等等,甚至于沙洲的殡葬仪式、哈密以妻女陪客的怪俗,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住了。沿途的地形、军事要塞、行路所用时间,马可表述得清清楚楚。
忽必烈的眼里溢出柔和的笑意,他对马可惊人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对人文地理精确的判断力极感满意。马可告诉了他许多急于想知道的情况,因为当时海都举兵叛乱,军事威胁日益加甚,就在这年的正月,诸王火忽响应海都,南疆一带几乎失控,东西交通常常断绝。而伊利汗国和元朝关系密切,旭烈兀曾在忽必烈的汗位争夺战中坚定地站在他一边,有效地牵制住了阿里不哥及窝阔台汗国诸王。但是,伊利汗国与撒拉逊人的交战情况因交通不畅而一直不甚明了。马可的详细报告,解除了他心中很多疑问。
忽必烈高兴地对站立在下手的宰相安童说:“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兼此三者,乃为称职。马可先生堪称是一个活地图,有几个人能走过朝廷如此多的疆域而详察地理人情呢?”他对马可说:“你要尽快把这些情况写出来,交给安童大人。朕很满意你的忠诚、热心和勤奋,特命你为怯薛,随侍朕的左右。”他又对尼可罗和马飞阿赏赐了很多珠宝。马可他们立刻跪下谢恩。朝堂上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所有的人对忽必烈给予这些威尼斯商人的重赏感到有点惊讶,尤其是对马可的重用。
怯薛是由蒙古贵族和其他民族的高级官僚以及地方官之子弟充质子者充当,是世袭制。怯薛是宫中近侍,最接近皇上,并公开活动于内廷与外朝之间,口传圣旨,出使地方,甚或出任高官重职。马可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马可得以重用,一方面是因为他出众的才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前几年发生的叛乱,忽必烈对汉人心生猜忌,转而重用色目人。
觐见已毕,忽必烈又在水晶殿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波罗们。豪华的宴会、精美的餐具、美妙的舞蹈和神奇的魔术,令马可目不暇接。尼可罗看着他兴奋的样子,轻声在他耳边说:“你务必要谨慎。其实你并不了解这个国家,不然会出危险的。你看到没有,那个坐在大椅子上的喇嘛,他叫八思巴,是国师,权势极大。恐怕他是最恨我们的。”“为什么?”马可吓了一跳。
“就因为我们是教皇的代表,他不希望我们出现在大汗面前。”马飞阿悄悄地说。
马可望着阴着脸的八思巴,陷入了沉思。这复杂的情况是马可所没有料到的,看来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