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科尔传章节目录 > 第五章 过河的卒子

第五章 过河的卒子(2/2)

科尔传作者:科尔传 2017-02-13 12:19
地的中间人的地位。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条件允许,双方都会借他一臂之力;而他自己也懂得利用这个优势来树立“特殊形象”,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赫尔穆特·科尔在修复教室过程中所体现的才能,以及他的作风举止,很快博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喜爱。他的成绩与日俱增,同学们都愿意听他的,他自己也愿意成为同学们的代言人,并且义不容辞地维护同学们的正当权益。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有着非凡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虽然他总是处在领导地位,但是,他却以一种‘同志式’的态度待人接物,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完完全全的自我意识!”后来成为作家的阿尔诺·赖因弗兰克同学曾经这样评价科尔。他的赞扬,立刻博得了许多同学的拥护。

    “是的,我曾经在许多方面得到过他无私的帮助。可是,他从来没有指望从我这里回报些什么。”

    “你们知道,我的家境贫寒,我和我的家人常常为此伤透脑筋。科尔为了使我能够获得由美国资助的‘胡佛餐’而四处奔波。我一想起这件事情,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他只是我的一个同学,可是他的行动却远远超出了他的义务。”

    “他还常常毛遂自荐,主动为那些有特殊困难的同学,到校领导面前请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也有的同学不满地说:“可是……你们知道,科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言语中时常带着讽刺意味……这真让人受不了!”

    还有的同学说:“科尔自高自大……经常炫耀性地当着同学的面,把两条腿绑在一起游泳,以显示他的体力……对于那些违背他的意愿行事的人,他甚至运用拳头强迫别人服从……”

    不论别人或是称赞,或是贬责,科尔仍旧是科尔!他自己走着自己的路,决不会轻易退却、屈服。他说,只要他想完成的事,没有谁能阻挡他。

    或许,正是这种性格帮助了科尔,使奥托·施塔姆福特发现了他的不同之处……

    这是一节数学课。窗外,碧空如洗,繁花似锦,小鸟儿在树上唱着歌。教室中静悄悄的,奥托·施塔姆福特老师正站在讲台前聚精会神地讲着数学定理。奥托·施塔姆福特今年35岁,是犹太**员,1933年流亡到法国,后来被盖世太保逮捕,战争结束时,他仍呆在集中营里。他的妻子也是**人,是当时德国法占区**产主义“德国自由青年联盟”的临时主席。

    科尔不喜欢数学,虽然老师讲得那么卖劲儿,可是他免不了要开小差。现在,他正在数学簿上画着一个个头像。

    只听奥托·施塔姆福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向你们介绍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施塔姆福特用圆规和三角板在黑板上画着图案,所有同学都专心地看着黑板,只有科尔仍趴在桌子上画着什么。

    奥托·施塔姆福特脸色一沉,走到科尔跟前,只见一张数学稿纸上画着几个拿枪的人像,人的下面依次标着:希特勒、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旁边写有一行字:到底是谁把德国人从德国的土地上赶了出来?

    奥托·施塔姆福特看罢,并没有批评科尔,而是用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说:“下了课,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老师一定生气了。”科尔在想。可是他万没料到这位数学老师却让他交上了好运。

    奥托·施塔姆福特的寓所离霍亨索伦街89号只有150米左右。在那里,施塔姆福特和他的妻子每周都要举行一次小型的关于政治哲学的免费研讨会。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着列宁、斯大林和马列主义。科尔被他的老师带到这里,这些**思想虽然和科尔日后所奉行的政治主张大相径庭,但是却使这位中学生同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次,科尔在奥托·施塔姆福特举办的研讨会上认识了德国**主席马克斯·赖曼。

    1946年,科尔作为第00246号成员加入了基督教民主联盟。1947年又在路德维希港同他的战友共同创建了青年联盟。当时,科尔年仅17岁。从那时起,他在政治上已经成了过河的卒子,今生再也找不到回头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