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ZT 水浒人物军职官职初探
《梁山兴宋传》作者:梁山兴宋传 2017-02-14 14:41
另:叶苏小评水浒人物军职、官职初探
作者:煮酒正熟
水浒人物军职、官职初探
本文主旨:
1 辨析水浒人物、特别是梁山头领中原朝廷军官 的官职高低和权限大小;2 大致折合成本朝军职、军衔,以及官职。
取证系统:
1 水浒中明确交待的军职和官职;
2 宋史中有关宋廷军职和官职的说明;
3 本朝军职、军衔以及官职之说明
解释说明:
1 有两方面因素对本文的分析起到较大干扰作用: (1) 水浒作者在宋廷军职官职方面的描述并不完全精准,甚至有些地方还有明显不合理之处;另有一些官职在宋史中查不到,疑其为作者杜撰; (2) 宋廷军制管制与本朝军制管制存在相当差异,最明显的就是本朝县长与正团相当,宋廷中的正团军职为从5品而县令只有正7品,相差一级半。
由于这些干扰因素的存在,本文在相当部分的分析中,只好依据上下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推测、猜测。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猜测中,错漏之处、引发争议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水浒高手、宋史高手不吝赐教。
2 本文中大部分资料得益于西西河Alea、无斋主人、萨苏、草鱼刀等诸兄贴文,煮酒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和猜测分析。在此特向上述诸兄致谢。
------------------------------------
书归正传。
一、首先列出本朝军职与军衔的对应关系,以及与官职的大致对应关系:
1 大军区正司令 ------------ 中将(?)
2 大军区副司令 ------------ 中将(?)
3 军分区司令、正军、副军--- 少将 (省部级)
4 正师 -------------------- 大校 (正地局级)
5 副师 -------------------- 大校、上校 (副地局级)
6 正团 -------------------- 上校 (县处级)
7 副团 -------------------- 中校 (县处级)
8 正营 -------------------- 中校、少校 (乡科级)
9 副营 -------------------- 少校 (乡科级)
二、再根据前人对历朝历代官职的研究成果,查得:
正一品:太师 (蔡京)
从一品:诸枢密使 (童贯)
正二品:太尉
从二品:六部尚书、节度使 (王焕、韩存保等)
正三品:略
从三品:略
正四品:承宣使 (后来吴用得封官职)
从四品:略
正五品:马步军都指挥使(正副)
从五品:防御使、团练使、殿前马步军防御使 (宣赞韩滔彭杞单廷圭魏定国)
正六品:略
从六品:略
正七品:县令
。。。
正九品:保义郎 (宋江征辽后得封官职。这是作者闹的一个笑话)
小说中,韩滔彭杞分别为陈州和颖州团练使。从两人所部军马只有千余这个情况来看,两人军职大致相当于本朝的正团级。
单廷圭魏定国都是凌州团练使。因此四人都是从五品,相当于本朝的上校正团!
小说中,宣赞原官职为“衙门防御使保义”,“兵马保义使”,因此应按“防御使”理解较为合理。从五品,上校正团!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本朝正团与县处级同级,但宋廷却非如此 ---- 团练使品级明显高出县令的品级。 既然我们将团练使折合成本朝的上校正团,那么我们只能将宋朝的县级武将的官职折合成本朝的少校营级。(线索1)
三、水浒小说和宋史中都出现过的军职,但品级尚须推测:
1 殿帅 (高俅)
2 总管、都统制、 统制
3 制使、制使官
4 巡检
5 兵马指挥使
6 领军统领官、统领使
推测如下:
1 高俅
官职为殿帅太尉。煮酒以为高俅之职与童贯所引“三衙太尉”的那个太尉,是不同的,而比那个要高。那个普通的太尉,如水浒中的杨太尉等,是正二品,而高俅这个殿帅太尉应与枢密使童贯的职位仿佛,均属从一品。
2 总管、都统制、 统制
秦明原为青州“兵马总管、统制”,呼延原为“汝宁郡都统制”。单看军阶,应该是呼延为高,但如果再连上权限,则就不然了。青州乃重州,汝宁郡如何能比?秦明的统制虽少了一个“都”字(作“大”解),却可提调整个青州的军马,实权似乎比呼延只大不小。
另外,从水浒中可知,秦明比身为兵马都监的黄信军阶要高。(线索2)
3 制使、制使官
由水浒第12回得知,正制使排在团练使之下一级。(线索3)
4 巡检
由宋史得知,此职既可以是一般州县巡检,也可以是通管数州数县的巡检。
但这个普通巡检和统管州县巡检的职位究竟有多高呢?
从水浒中的行文来看,关胜这个蒲东巡检,在语气上,似乎视凌州两位团练使单廷圭魏定国为同级。(线索4)
5 兵马指挥使
按宋史,指挥使位于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之下。而兵马正副都指挥使只有正五品,那么指挥使似乎应该为从五品才比较合理。
从小说里来看,呼延所率八千精锐 (含三千重甲骑兵) 征剿梁山时,就被授予“兵马指挥使”之职,后来关胜率一万五千军马再次征剿梁山时,同样被授予“领兵指挥使”之职。感觉上,这两个“指挥使”有点临时官职的意思,有点象当初的“三省剿贡司令”那个意思。而且韩滔彭杞两个从五品的团练使都受呼延这个指挥使节制,宣赞这个从五品的防御使也要受关胜这个指挥使的节制,因此小说里关胜呼延这个指挥使的官职,应该比宋史中那个指挥使(可能是从五品) 的军阶要高。我觉得应该相当于正五品的“都指挥使”才合理。 再从两人权限来看,呼延统兵八千,含三千重甲骑兵(特种兵),关胜统兵万五,大致相当于两个师和一个军的兵力。因此,呼延、关胜这个指挥使,似乎相当于本朝的副军甚至正军之职。
6 领军统领官、统领使
小说12回中,曾罗列北京大名府一应军官,其中包括“统领使”:
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
炮兵专家凌振被授予“领军统领官”,我认为就是这个统领使。既然这个官职低于团练使两级,因此有可能是中校副团甚至少校正营阶级。
四、水浒小说中出现过的军职,但宋史中未见,且品级尚须推测:
1 都监、兵马都监
2 提辖
3 知寨
4 80万禁军教头
5 金枪班教师
推测如下:
1 都监、兵马都监
宋史中虽有提及,但似乎不象是一个实授官职,而带有“监管本州兵马”这个意思,似乎是在描述权限,而非实授官职。
由水浒第30回可知,团练使受兵马都监节制(张团练与都监张蒙方的关系),再由水浒第34回可知,兵马都监受统制+兵马总管之节制 (黄信与秦明的关系)。(线索5)
2 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者:煮酒正熟
水浒人物军职、官职初探
本文主旨:
1 辨析水浒人物、特别是梁山头领中原朝廷军官 的官职高低和权限大小;2 大致折合成本朝军职、军衔,以及官职。
取证系统:
1 水浒中明确交待的军职和官职;
2 宋史中有关宋廷军职和官职的说明;
3 本朝军职、军衔以及官职之说明
解释说明:
1 有两方面因素对本文的分析起到较大干扰作用: (1) 水浒作者在宋廷军职官职方面的描述并不完全精准,甚至有些地方还有明显不合理之处;另有一些官职在宋史中查不到,疑其为作者杜撰; (2) 宋廷军制管制与本朝军制管制存在相当差异,最明显的就是本朝县长与正团相当,宋廷中的正团军职为从5品而县令只有正7品,相差一级半。
由于这些干扰因素的存在,本文在相当部分的分析中,只好依据上下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推测、猜测。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猜测中,错漏之处、引发争议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水浒高手、宋史高手不吝赐教。
2 本文中大部分资料得益于西西河Alea、无斋主人、萨苏、草鱼刀等诸兄贴文,煮酒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和猜测分析。在此特向上述诸兄致谢。
------------------------------------
书归正传。
一、首先列出本朝军职与军衔的对应关系,以及与官职的大致对应关系:
1 大军区正司令 ------------ 中将(?)
2 大军区副司令 ------------ 中将(?)
3 军分区司令、正军、副军--- 少将 (省部级)
4 正师 -------------------- 大校 (正地局级)
5 副师 -------------------- 大校、上校 (副地局级)
6 正团 -------------------- 上校 (县处级)
7 副团 -------------------- 中校 (县处级)
8 正营 -------------------- 中校、少校 (乡科级)
9 副营 -------------------- 少校 (乡科级)
二、再根据前人对历朝历代官职的研究成果,查得:
正一品:太师 (蔡京)
从一品:诸枢密使 (童贯)
正二品:太尉
从二品:六部尚书、节度使 (王焕、韩存保等)
正三品:略
从三品:略
正四品:承宣使 (后来吴用得封官职)
从四品:略
正五品:马步军都指挥使(正副)
从五品:防御使、团练使、殿前马步军防御使 (宣赞韩滔彭杞单廷圭魏定国)
正六品:略
从六品:略
正七品:县令
。。。
正九品:保义郎 (宋江征辽后得封官职。这是作者闹的一个笑话)
小说中,韩滔彭杞分别为陈州和颖州团练使。从两人所部军马只有千余这个情况来看,两人军职大致相当于本朝的正团级。
单廷圭魏定国都是凌州团练使。因此四人都是从五品,相当于本朝的上校正团!
小说中,宣赞原官职为“衙门防御使保义”,“兵马保义使”,因此应按“防御使”理解较为合理。从五品,上校正团!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本朝正团与县处级同级,但宋廷却非如此 ---- 团练使品级明显高出县令的品级。 既然我们将团练使折合成本朝的上校正团,那么我们只能将宋朝的县级武将的官职折合成本朝的少校营级。(线索1)
三、水浒小说和宋史中都出现过的军职,但品级尚须推测:
1 殿帅 (高俅)
2 总管、都统制、 统制
3 制使、制使官
4 巡检
5 兵马指挥使
6 领军统领官、统领使
推测如下:
1 高俅
官职为殿帅太尉。煮酒以为高俅之职与童贯所引“三衙太尉”的那个太尉,是不同的,而比那个要高。那个普通的太尉,如水浒中的杨太尉等,是正二品,而高俅这个殿帅太尉应与枢密使童贯的职位仿佛,均属从一品。
2 总管、都统制、 统制
秦明原为青州“兵马总管、统制”,呼延原为“汝宁郡都统制”。单看军阶,应该是呼延为高,但如果再连上权限,则就不然了。青州乃重州,汝宁郡如何能比?秦明的统制虽少了一个“都”字(作“大”解),却可提调整个青州的军马,实权似乎比呼延只大不小。
另外,从水浒中可知,秦明比身为兵马都监的黄信军阶要高。(线索2)
3 制使、制使官
由水浒第12回得知,正制使排在团练使之下一级。(线索3)
4 巡检
由宋史得知,此职既可以是一般州县巡检,也可以是通管数州数县的巡检。
但这个普通巡检和统管州县巡检的职位究竟有多高呢?
从水浒中的行文来看,关胜这个蒲东巡检,在语气上,似乎视凌州两位团练使单廷圭魏定国为同级。(线索4)
5 兵马指挥使
按宋史,指挥使位于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之下。而兵马正副都指挥使只有正五品,那么指挥使似乎应该为从五品才比较合理。
从小说里来看,呼延所率八千精锐 (含三千重甲骑兵) 征剿梁山时,就被授予“兵马指挥使”之职,后来关胜率一万五千军马再次征剿梁山时,同样被授予“领兵指挥使”之职。感觉上,这两个“指挥使”有点临时官职的意思,有点象当初的“三省剿贡司令”那个意思。而且韩滔彭杞两个从五品的团练使都受呼延这个指挥使节制,宣赞这个从五品的防御使也要受关胜这个指挥使的节制,因此小说里关胜呼延这个指挥使的官职,应该比宋史中那个指挥使(可能是从五品) 的军阶要高。我觉得应该相当于正五品的“都指挥使”才合理。 再从两人权限来看,呼延统兵八千,含三千重甲骑兵(特种兵),关胜统兵万五,大致相当于两个师和一个军的兵力。因此,呼延、关胜这个指挥使,似乎相当于本朝的副军甚至正军之职。
6 领军统领官、统领使
小说12回中,曾罗列北京大名府一应军官,其中包括“统领使”:
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
炮兵专家凌振被授予“领军统领官”,我认为就是这个统领使。既然这个官职低于团练使两级,因此有可能是中校副团甚至少校正营阶级。
四、水浒小说中出现过的军职,但宋史中未见,且品级尚须推测:
1 都监、兵马都监
2 提辖
3 知寨
4 80万禁军教头
5 金枪班教师
推测如下:
1 都监、兵马都监
宋史中虽有提及,但似乎不象是一个实授官职,而带有“监管本州兵马”这个意思,似乎是在描述权限,而非实授官职。
由水浒第30回可知,团练使受兵马都监节制(张团练与都监张蒙方的关系),再由水浒第34回可知,兵马都监受统制+兵马总管之节制 (黄信与秦明的关系)。(线索5)
2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