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国企业的执行问题(2/2)
《卓越执行: 中国企业如何提升执行力》作者:彭志强 2017-01-13 12:10
系和人才职业化培养上的严重不足,以及企业各级人员执行角色的缺位。这一章无疑最容易引起中国读者在感情上的共鸣,也使得这本书在管理学的范畴之外,更多了些许社会学的含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而〈卓越执行〉的解读,确是有其说服力的。影响行为的管理者是普通的管理者;影响思想的管理者是卓越的管理者。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商业文化有着比较大的鸿沟,因此中国的管理者需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多的努力以使我们的企业更快地适应全球化的经济进程。
在意识与文化层面的解读之后,〈卓越执行〉从科学的、组织的角度系统地构建企业科学的执行管理体系,总结起来是三大体系、三层角色以及五大文化。三大体系包括目标体系、行为体系、评估与监督体系,三层角色包括高层、中层和基层执行角色,五大文化则强调了追求卓越、实事求是、法治精神、责任精神和细节文化等。
以PDCA戴明环的原则为逻辑基础,作者强调目标体系应保证战略目标看得见、看得懂和量化;而执行的行为体系则涵盖流程体系、组织结构、知识管理和信息系统四个方面。评估和监督体系的建立则充分体现了意志的作用,评估可以评估的一切,坚决向错误行为开战。〈卓越执行〉通过许多生动的事例和感受向读者传达了对三大体系建设的感悟、思考和启发。
而在执行文化的树立方面,针对一些国人的普遍心态,〈卓越执行〉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的观点,“全力以赴”与“尽力而为”的差异,“激情”与“重复”不矛盾;警惕打着理性幌子的退缩,最大的借口就是体制、国情,要“法、理、情”而不是“情、理、法”,这些精辟的思想火花无疑是入木三分的洞见。
正如作者所期望的,〈卓越执行〉是一本“理性而不晦涩”的书。读起来比〈执行〉更符合中国人的语感与思维结构,对国人所熟悉的观点、案例和典故的探讨,也更容易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触动。而且,这是一本写给中国管理实践者的书,真正经历过、思考过的管理者更能产生共鸣,书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作者力图给读者提供更多实在价值的尝试和努力。作者充满理想而又理性、务实的风格,使得这本书与众不同,在众多管理书籍中令人耳目一新,颇为值得一读。
在意识与文化层面的解读之后,〈卓越执行〉从科学的、组织的角度系统地构建企业科学的执行管理体系,总结起来是三大体系、三层角色以及五大文化。三大体系包括目标体系、行为体系、评估与监督体系,三层角色包括高层、中层和基层执行角色,五大文化则强调了追求卓越、实事求是、法治精神、责任精神和细节文化等。
以PDCA戴明环的原则为逻辑基础,作者强调目标体系应保证战略目标看得见、看得懂和量化;而执行的行为体系则涵盖流程体系、组织结构、知识管理和信息系统四个方面。评估和监督体系的建立则充分体现了意志的作用,评估可以评估的一切,坚决向错误行为开战。〈卓越执行〉通过许多生动的事例和感受向读者传达了对三大体系建设的感悟、思考和启发。
而在执行文化的树立方面,针对一些国人的普遍心态,〈卓越执行〉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的观点,“全力以赴”与“尽力而为”的差异,“激情”与“重复”不矛盾;警惕打着理性幌子的退缩,最大的借口就是体制、国情,要“法、理、情”而不是“情、理、法”,这些精辟的思想火花无疑是入木三分的洞见。
正如作者所期望的,〈卓越执行〉是一本“理性而不晦涩”的书。读起来比〈执行〉更符合中国人的语感与思维结构,对国人所熟悉的观点、案例和典故的探讨,也更容易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触动。而且,这是一本写给中国管理实践者的书,真正经历过、思考过的管理者更能产生共鸣,书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作者力图给读者提供更多实在价值的尝试和努力。作者充满理想而又理性、务实的风格,使得这本书与众不同,在众多管理书籍中令人耳目一新,颇为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