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卓越执行: 中国企业如何提升执行力章节目录 > 执行的洞见(1)(图)

执行的洞见(1)(图)(2/2)

卓越执行: 中国企业如何提升执行力作者:彭志强 2017-01-13 12:10
的重要贡献,因为人类之间需要和谐相处;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竞争是主流,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那么,“永不满足、追求卓越”是企业必须追求的目标。相比国外企业,中国的企业对自己太宽容、太好了,我们习惯于“变通”,这在企业竞争中弊大于利,市场竞争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残酷,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就必须以钢铁般的意志追求卓越,执行力是咬牙坚持出来的,绝对是需要吃苦的。  海尔,中国最成功的非垄断性企业之一。海尔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地把一些最基本的管理手段做到位,如PDCA循环、ISO9000体系等,坚持不懈,从不打折扣。张瑞敏曾经说:“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干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这是对“执行是一种意志”的现身说法。有些东西得到了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竞争力,如果走了过场,就必然会被认为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负累。PDCA、ISO9000体系等等很多“简单”的管理工具,在海尔公司发挥了它光辉的效用,但是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公司里,这些都被认为是形式主义,是一个负担;所以,最终海尔成功了,而太多的中国企业只是碌碌无为。  有了意识,坚持不懈地运用科学的工具,于是,“执行”就成为了一种文化。如果组织的多数人都只是夸夸其谈、光说不练,如果组织里的多数人都认为没有执行力、低执行力不丢人、不难堪,而是认为无所谓、没什么大不了,那么,这样的组织不可能建立起强执行力。无论是高层经理,还是基层员工,组织里的多数人都认为执行力是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指标,认为低执行力的员工/经理应该被调整,每个人都习惯于评估自己的执行能力,努力提升自己和团队的执行能力,那么这样的组织就形成了执行力雏形了。在高执行力的组织里,他们深恶痛绝组织里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行为,他们以执行为荣,以“执行不到位”为耻。“执行力”随着日久天长的磨砺,逐步转换为组织成员的本能、习惯,也就是成为他们的DNA(基因)了,就构筑了组织的执行文化了。  终极意义上,“执行”是“行动”,是“动作”,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动词,它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人与事,涵盖范围极宽。执行,贯穿了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为。执行力是行动出来的,不是想出来和说出来的,在这里,想、说都应围绕着“行动”,都应为“行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