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瓶颈十二类负面因素(5)(2/2)
《做强做大做久: 万向集团基因大解析》作者:夏伯尧 2017-01-13 12:12
战胜了僵化而懒散的国有企业,于是把自己的绝招和优势盲目地放大,嘲笑所有的国有企业,我们在民营企业里常常可听到这样的声音:“这种国有企业的东西就是不好,不适合我们民营企业。”“我们是私营企业,没有那么复杂。”“这些是国有企业的框框,我们不要这些东西。”他们似乎把国有企业的弊病归咎于其不规范管理的本身,嘲笑国有企业的同时,也嘲笑了国有企业本来好的东西。
※ 多愁善感
这里用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也许不是最贴切,但很多民营企业确实有着一颗由自高自大掩盖下的自悲而多愁善感的心,他们始终不能以一种平常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做不到处事不惊的大将风度。
这种多愁善感集中体现在与引进的较高层次外来者的融合问题上。许多民营企业老板意识到,自己的公司要进一步发展,光靠原先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哥儿们已经不够了,于是开始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甚至硕士和博士生,但是他们又没有作好接纳这些“外来者”的心理准备。在民营企业中,第一批创业者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高学历者”很自然地被看成“外来者”。确实,有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可能社会经验不足,可能不知天高地厚,可能不切实际,但应明白的是,民营企业的目的并不是与他们争辩谁是谁非,而是如何容纳他们,将他们转为真正的“自己人”,使得企业总体素质提高。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并未形成这种大将风度。高学历者可能会提一些要求,如薪金、住房、医疗保险、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可能没意识到,高层次的人才有些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也是必须面对的,能否满足这些要求都应客观对待。然而,在一些民营企业,提要求马上会被看成异己打入另册,他们会长久地对提要求者没有好感。他们可能会嘀咕:我原来的部下可从来没有提过什么要求。
当然,民营企业也会存在另一种极端,就是随口答应各种要求,但不怎么兑现诺言。尽管民营企业的老板们意识到当今学历和知识的重要性,然而在许多民营企业里还存在着严重的歧视文凭和知识的现象。笔者在民营企业供职的经历中,需要做大量的规划、计划、方案,在这些企划书中,都要小心谨慎地极力避免“学历、文凭、硕士、博士、职称、人才、高素质”等等字眼,而且往往要很费力地迂回解释。
在一些民营企业里,你提一些意见或建议时得特别小心,尤其是涉及到管理规范、分权、福利政策、股权安排等敏感问题时。
民营企业必须要尽快形成一种自动解释机制,以回答哪些要求可以考虑,哪些要求不能满足等问题。
※ 多愁善感
这里用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也许不是最贴切,但很多民营企业确实有着一颗由自高自大掩盖下的自悲而多愁善感的心,他们始终不能以一种平常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做不到处事不惊的大将风度。
这种多愁善感集中体现在与引进的较高层次外来者的融合问题上。许多民营企业老板意识到,自己的公司要进一步发展,光靠原先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哥儿们已经不够了,于是开始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甚至硕士和博士生,但是他们又没有作好接纳这些“外来者”的心理准备。在民营企业中,第一批创业者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高学历者”很自然地被看成“外来者”。确实,有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可能社会经验不足,可能不知天高地厚,可能不切实际,但应明白的是,民营企业的目的并不是与他们争辩谁是谁非,而是如何容纳他们,将他们转为真正的“自己人”,使得企业总体素质提高。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并未形成这种大将风度。高学历者可能会提一些要求,如薪金、住房、医疗保险、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可能没意识到,高层次的人才有些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也是必须面对的,能否满足这些要求都应客观对待。然而,在一些民营企业,提要求马上会被看成异己打入另册,他们会长久地对提要求者没有好感。他们可能会嘀咕:我原来的部下可从来没有提过什么要求。
当然,民营企业也会存在另一种极端,就是随口答应各种要求,但不怎么兑现诺言。尽管民营企业的老板们意识到当今学历和知识的重要性,然而在许多民营企业里还存在着严重的歧视文凭和知识的现象。笔者在民营企业供职的经历中,需要做大量的规划、计划、方案,在这些企划书中,都要小心谨慎地极力避免“学历、文凭、硕士、博士、职称、人才、高素质”等等字眼,而且往往要很费力地迂回解释。
在一些民营企业里,你提一些意见或建议时得特别小心,尤其是涉及到管理规范、分权、福利政策、股权安排等敏感问题时。
民营企业必须要尽快形成一种自动解释机制,以回答哪些要求可以考虑,哪些要求不能满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