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等待
《三毛情史》作者:三毛情史 2017-01-24 00:24
——2——
三毛觉得满足极了,幸福极了。洛宾,他是需要她的呵,他是希翼着她的陪伴的呵,他是盼望着与她同行的呵……王洛宾回过头来,正好与三毛痴迷的眼神相碰撞,二人相视一笑,所有的情感和心绪全在这一瞬间交流完毕,多余的话已不用说,不必言传,相互都能会意。默契,已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王洛宾轻声问:"三毛,这首歌你喜欢吗?"
"喜欢,非常喜欢。"
"我把它录下来,送给你好不好?"
"太好了!洛宾你真是个天才,这首歌是你一个晚上写出来的?"
"不是。这首歌是去年5月我在广州举办音乐会时写的。"
"哦,原来是拿旧的来充新的呀。不过,虽然是旧的,但我一样很喜欢。尤其是歌词,写得真好。"
"词是唐瑜写的,确实不错。"
"好啊,洛宾,原来你不仅借旧代新,你还借花献佛呀。"
"咦,曲子可是我写的,没有曲子只有歌词能成歌吗?再说,这歌词虽然不是我写的,但一样能表达我的思想感情。"
"不算,不算,既然是你给我写的歌,那就应该歌词、曲子全是你作的才行,这首歌好是好,但不能算。"
"好,好,好。你放心,写是一定会写的,但罗马可不是在一天之内就建成的,我的歌也不可能是一个晚上就能写出来的。将来一定写一首送给你。"
"不,不要一首。我要更多。"
"好,更多。那我干脆变一只下蛋的老母鸡好了,一天下一个,一个蛋就是一首歌,"王洛宾的风趣又把三毛逗得哈哈大笑,从一开始,不就是老人的这种翩翩风度吸引了她,让她着迷吗?
他是在意她的呵!
三毛能从王洛宾的话语行为中体会出深深的情意来,在这种温暖的感觉中,她忘记了昨天到今天发生的一系列的不快,下降到快接近零点的心一下子又欢快地飞腾起来,简直恨不能穿破胸膛,直冲云霄了。
"洛宾,等着,我要给你一个大惊喜?我要让你目瞪口呆。"
三毛话音未落,人已跑进了卧室,关上了门。
王洛宾呆呆地看着那扇门,心中有说不出的盼望,脸上喜悦的笑容不自觉地一直挂着,怎么也不下去。他的心有些急速地跳起来,似乎在担心自己太衰老,对三毛的超级大惊吓会承受不祝好一段难熬的等待!
开锁的声音终于响了,王洛宾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睁大了眼睛。
但门并没有开,三毛的声音从门后传来:"洛宾,我要出来了,你把眼睛闭上,不许偷看哦。"
三毛可爱得简直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王洛宾也被三毛感染了,连忙把眼睛闭得紧紧的。
"洛宾,从现在开始,你在心中默数15下,然后再睁开眼。"
三毛轻轻把门拉开,看见王洛宾果然把眼睛闭得好好的,便赶紧闪身出来,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钢琴旁坐下。她理了理头发,摆幽一个优美大方的姿势。
王洛宾默数着数字,心里纳闷怎么一点声音都听不到,15下数完了,他睁开眼睛一看,眼前却什么也没有。他又扫视屋子,这才发现三毛端坐在钢琴旁看着他,眼神很深情,笑容很妩媚。
只见她身穿白衣黑裙,彩条饰裙的藏族服装,飘飘的长发梳了上去,在脑后挽成发髻,脸上薄施脂粉,柔美,恬静。
王洛宾只顾睁着眼睛看着这一切,果然被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尽管他的心事先已作了充分的准备,一下子仍然有些无法适应,无法接受。
三毛激动地说:
"我是卓玛!"
"你……你是——"王洛宾竟有些语无伦次了。
三毛见他紧张成这样,禁不装咯咯咯"地连声笑起来,直笑得腰都直不起来,眼泪渗出眼角。
"我是卓玛!洛宾,我是卓玛!"
王洛宾这时也已经明白过来,他盯着兴奋得满脸通红的三毛说:"你会牧羊吗?"
调侃的语气又出来了。
三毛站起身来,走到王洛宾的面前,把手向他一伸:"快给我鞭子。"
一边说一边还眨着眼睛。
这下轮到王洛宾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你是一个不会牧羊的假卓玛。"
三毛被王洛宾的一个"假"字刺伤了,她嗔怪道:"哦,难道你是以鞭子的有无来判断卓玛的真假的吗?洛宾,难道你不知道,关键的是心吗?你知道吗?为了这一次在你面前扮卓玛,我的这套藏族服装还是专门在尼泊尔订做的呢。"
王洛宾却没有回答三毛的话,径直走到钢琴前,又自弹自唱起那首优美得撩人心肠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歌声中,看着眼前三毛所扮的卓玛,王洛宾恍人梦境,跌进了对往事的美丽回忆中,那个缠绵动人的"一鞭钟情"的故事1940年春,若名电影导演郑君里去青海拍片子,王洛宾有幸入选当了几天演员,和他演戏的是藏族姑娘卓玛。
卓玛漂亮,洛宾潇洒。摄影机镜头对着同骑一匹马的他和她。他们疾驰,他们欢笑,他们神往。假戏真做,爱在滋生。
戏散人归,多情的卓玛举起手中的牧羊鞭轻轻落在王洛宾的身上,留下银铃般的笑声,留下深情的一瞥,飞走了。
受宠若惊的王洛宾抚摸着鞭子"抽过"的地方,心里漫出甜丝,热乎乎的感觉,红云腾上了脸颊。
人有聚必有散,摄影机拍下了最后一组镜头,卓玛和王洛宾要挥手告别,心里那个依恋、那个悯怅,弄得他俩神思不宁。
卓玛送了一程又一程。
洛宾回头张望了又张望。
离情别意使28岁的王洛宾心潮起伏,感情跌宕,一首传世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驼峰上产生,那是他献给卓玛的一片痴情、一片厚爱。
——引自冉红《情意绵绵》
一曲终了,王洛宾也从回忆中抽身出来,见三毛正专注地望着他。她那双迷人的黑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身藏服美丽合体,如云的秀发一缕缕如丝般柔顺。
"洛宾,我知道了,我应该准备一条鞭子,把它轻轻地抽打在你的身上。"
三毛的声音说不出有多么的娇媚动人。
这本该是一个非常甜蜜幸福的,令人心醉神迷的时刻,可是,王洛宾的心底却不知怎么搞的生出阵阵酸涩来。
他对三毛普通地笑了笑,手指下意识地敲击琴键,飘出的是《青春舞曲》的旋律,王洛宾伴着琴声,动情地唱起来——
太阳下去朝阳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美丽的小鸟一去无踪影。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别得那样哟别得那样哟,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凄惋的歌曲,王洛宾竟连唱了两遍,尤其唱到歌词的反复吟诵部分,王洛宾那悲枪、苍凉的声音竟至于有些哽咽起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
三毛一把抓住王洛宾的手,一直要看进他的眼睛深处去,她问:"洛宾,为什么老弹这首歌?"
"我非常喜欢它。"
"它表达了你的感情?"
"是的。"
三毛猜测王洛宾滋生了悲观情绪,便鼓励他道:"洛宾,青春不是小鸟一样不回来的,时间不是这样算的,青春不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心态,只要对生活满怀热情,就算是古息髦耋,也会感受得到生命的春风;如果对生活失去了追求的渴望,就算正值年少,也会未老先衰。对生命,对人生的把握,要达到"有智慧",才算得上自由地把握,这样的境界,又何限于晚年!人生70才成熟哩。"
"恐怕人生60也就永远和青春告别了。"
不会的,洛宾,不会的。"三毛的语气急促起来。
王洛宾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三毛又说:"你不是说过你的年龄应该除去两次监狱生活的19年吗?"
"我是说,我这一辈子,有19年没有真正地活过。"
"不,我不管。不管怎么说,反正你的实际年龄是60岁。"
王洛宾见三毛如此认真地争论,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陪着她笑。
当年,卓玛漂亮,洛宾潇洒;如今,"卓玛"依旧极有风情,韵味独具,而洛宾已经老了,很老了。
在和三毛通信的日子里,王洛宾不仅看三毛的信,还看三毛的书。三毛的作品,位吸引王洛宾的是那本具有大漠风情和奇异风光的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
看三毛的作品,王洛宾不知不觉地滋生着自卑感。正如评论家所评论的那样:三毛很新奇。从小就有那么多困惑、那么多疑问、那么多伤情……颠狂的初恋,妙趣横生的欧洲游历,随风飘荡,任意东西……最后是神奇的爱情,大漠侠女……有生有死,有大喜有大悲,谁的半生,能经历如此多的情趣?
三毛很"帅"。她像一朵色彩绚烂、透着强烈生命力的火一样的杜鹃,她情感奔放,大笔挥洒,落拓不羁,浑身洋溢着一股原始的冲力。她迎风翱翔,长发飘拂,充满了征服者的野性。一个女人身上有如此的帅气,又有谁能不为之痴迷!
三毛很柔情。她有"温柔的夜",也会"送你一匹马",她的题材虽然多样,但都统摄在一个基调之中,充满温馨同情,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三毛很聪明。她能"猪吃老虎",能点铁成金,能无心插柳柳成荫,能看相,能"悬壶济世"……总之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男女老少都只有自叹弗如的份了。
——李东《风中飘逝的女人》
面对这样的三毛,王洛宾又爱又怕,爱的是这份眩目和丰富,怕的也是这份眩目和丰富,矛盾便产生了。
但三毛的信,使这个矛盾并不是太明显,王洛宾只是在极少数的时候会犹疑,会产生退缩的想法,大多数时候,三毛热情的话语总是鼓励着他,令他果敢地前进,感情以很快的速度升温。
爱,是不乏热烈的,但根基却不稳固。在信件往来中发展起来的爱,必是带着不留痕迹的不合自然的勉强,有狂热的成分在其中,并不踏实,且不自知。
等到真正和三毛相对时,王洛宾才觉察到那个矛盾是一天比一天的越来越明显起来,也越来越感觉无法调和起来。
当三毛装扮成卓玛出现在眼前时,王洛宾观望着这个比自己小30岁的女人,她的青春,她的亮丽,她的风情,她的光彩,她的一切,令他又爱又怕,又想靠拢去又害怕拉近距离,最后,由于自卑心理作祟,他还是在她的好意面前退缩了。
幸福,就近在咫尺,不是不想要,而是怕要也抓不牢。
他老了,不能像她的荷西那样,陪她玩,陪她闹,共着她的眼泪,共着她的欢笑。如果他不能比荷西作得更好,不能比荷西更能让三毛幸福,他凭什么来取代荷西的位子?
第二天,王洛宾照常去拍片子。拍片子回来,晚饭的时候,王洛宾告诉三毛他非常羡慕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他情人的一段情史,那是一场美妙的精神之恋:他们相爱,但都不愿意和对方见面,惟恐通过音乐维系起来的友谊被过于实际和庸俗的东西破坏掉;他们始终保持着他们所认为适度的距离,在想象中和对方生活,最后感情升华到了超乎友谊和爱情之上的境界。
王洛宾在讲述这件事时,脸上是异常神往的表情,面露艳羡之色。
王洛宾的结语是:"幻想出来的感情,再美妙,一旦进入实实在在的生活,被油盐柴米所拖累,便会失去迷人的光彩。"所以,幻想的就让它始终呆在幻想里,千万不要去亲身接触它,所谓"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就是为了避免造成后悔和遗憾。
三毛,敏感聪慧,她感觉到王洛宾说这段话是影射她和他之意,但她笑而不语,要让王洛宾自己说明。
王洛宾没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又给三毛讲了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故事:王洛宾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在4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战乱而失散了。他天天为她写日记,好大一摞日记。20年后他得到了她的消息,这时候双方都已有了自己的家,但他经常给她写血书,信中只有一个大大的"爱"。她的丈夫溘然去逝后,他的妻子也为了他的一番痴情而主动提出离婚,以了却他40年的相思。她手捧鲜花在机场接他,可他见到她后,却倒抽一口冷气: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而是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太婆,他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令人伤心的话:"你,哎呀你,你,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她为他买了钢琴,布置好房间,请了好多客人来为他们祝贺,但他只住了三天,便偷愉溜走,不辞而别了。
王洛宾说:"我的朋友做了一件傻事,他如果不去见她,心中会永远有一个维纳斯。他见了,一个美丽的形象毁灭了。"
这次三毛不再沉默了,她皱着眉头问:
"洛宾,你是不是想告诉我,我们不该见面?"
"我曾经想给你写一封信,我一直觉得想象中的东西要比现实中的美。"
三毛反驳他:"不!洛宾,我们同他们不一样,一点也不一样,我认识的是你的现在而不是过去。"
听到三毛提到过去,王洛宾更加黯然:"三毛,现在和过去不应该也不能够对立起来。我们俩都是有过去的人,而且我们的过去并不轻松,我们都无法抛得下。"
三毛知道,王洛宾这话指的是她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毛觉得满足极了,幸福极了。洛宾,他是需要她的呵,他是希翼着她的陪伴的呵,他是盼望着与她同行的呵……王洛宾回过头来,正好与三毛痴迷的眼神相碰撞,二人相视一笑,所有的情感和心绪全在这一瞬间交流完毕,多余的话已不用说,不必言传,相互都能会意。默契,已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王洛宾轻声问:"三毛,这首歌你喜欢吗?"
"喜欢,非常喜欢。"
"我把它录下来,送给你好不好?"
"太好了!洛宾你真是个天才,这首歌是你一个晚上写出来的?"
"不是。这首歌是去年5月我在广州举办音乐会时写的。"
"哦,原来是拿旧的来充新的呀。不过,虽然是旧的,但我一样很喜欢。尤其是歌词,写得真好。"
"词是唐瑜写的,确实不错。"
"好啊,洛宾,原来你不仅借旧代新,你还借花献佛呀。"
"咦,曲子可是我写的,没有曲子只有歌词能成歌吗?再说,这歌词虽然不是我写的,但一样能表达我的思想感情。"
"不算,不算,既然是你给我写的歌,那就应该歌词、曲子全是你作的才行,这首歌好是好,但不能算。"
"好,好,好。你放心,写是一定会写的,但罗马可不是在一天之内就建成的,我的歌也不可能是一个晚上就能写出来的。将来一定写一首送给你。"
"不,不要一首。我要更多。"
"好,更多。那我干脆变一只下蛋的老母鸡好了,一天下一个,一个蛋就是一首歌,"王洛宾的风趣又把三毛逗得哈哈大笑,从一开始,不就是老人的这种翩翩风度吸引了她,让她着迷吗?
他是在意她的呵!
三毛能从王洛宾的话语行为中体会出深深的情意来,在这种温暖的感觉中,她忘记了昨天到今天发生的一系列的不快,下降到快接近零点的心一下子又欢快地飞腾起来,简直恨不能穿破胸膛,直冲云霄了。
"洛宾,等着,我要给你一个大惊喜?我要让你目瞪口呆。"
三毛话音未落,人已跑进了卧室,关上了门。
王洛宾呆呆地看着那扇门,心中有说不出的盼望,脸上喜悦的笑容不自觉地一直挂着,怎么也不下去。他的心有些急速地跳起来,似乎在担心自己太衰老,对三毛的超级大惊吓会承受不祝好一段难熬的等待!
开锁的声音终于响了,王洛宾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睁大了眼睛。
但门并没有开,三毛的声音从门后传来:"洛宾,我要出来了,你把眼睛闭上,不许偷看哦。"
三毛可爱得简直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王洛宾也被三毛感染了,连忙把眼睛闭得紧紧的。
"洛宾,从现在开始,你在心中默数15下,然后再睁开眼。"
三毛轻轻把门拉开,看见王洛宾果然把眼睛闭得好好的,便赶紧闪身出来,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钢琴旁坐下。她理了理头发,摆幽一个优美大方的姿势。
王洛宾默数着数字,心里纳闷怎么一点声音都听不到,15下数完了,他睁开眼睛一看,眼前却什么也没有。他又扫视屋子,这才发现三毛端坐在钢琴旁看着他,眼神很深情,笑容很妩媚。
只见她身穿白衣黑裙,彩条饰裙的藏族服装,飘飘的长发梳了上去,在脑后挽成发髻,脸上薄施脂粉,柔美,恬静。
王洛宾只顾睁着眼睛看着这一切,果然被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尽管他的心事先已作了充分的准备,一下子仍然有些无法适应,无法接受。
三毛激动地说:
"我是卓玛!"
"你……你是——"王洛宾竟有些语无伦次了。
三毛见他紧张成这样,禁不装咯咯咯"地连声笑起来,直笑得腰都直不起来,眼泪渗出眼角。
"我是卓玛!洛宾,我是卓玛!"
王洛宾这时也已经明白过来,他盯着兴奋得满脸通红的三毛说:"你会牧羊吗?"
调侃的语气又出来了。
三毛站起身来,走到王洛宾的面前,把手向他一伸:"快给我鞭子。"
一边说一边还眨着眼睛。
这下轮到王洛宾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你是一个不会牧羊的假卓玛。"
三毛被王洛宾的一个"假"字刺伤了,她嗔怪道:"哦,难道你是以鞭子的有无来判断卓玛的真假的吗?洛宾,难道你不知道,关键的是心吗?你知道吗?为了这一次在你面前扮卓玛,我的这套藏族服装还是专门在尼泊尔订做的呢。"
王洛宾却没有回答三毛的话,径直走到钢琴前,又自弹自唱起那首优美得撩人心肠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歌声中,看着眼前三毛所扮的卓玛,王洛宾恍人梦境,跌进了对往事的美丽回忆中,那个缠绵动人的"一鞭钟情"的故事1940年春,若名电影导演郑君里去青海拍片子,王洛宾有幸入选当了几天演员,和他演戏的是藏族姑娘卓玛。
卓玛漂亮,洛宾潇洒。摄影机镜头对着同骑一匹马的他和她。他们疾驰,他们欢笑,他们神往。假戏真做,爱在滋生。
戏散人归,多情的卓玛举起手中的牧羊鞭轻轻落在王洛宾的身上,留下银铃般的笑声,留下深情的一瞥,飞走了。
受宠若惊的王洛宾抚摸着鞭子"抽过"的地方,心里漫出甜丝,热乎乎的感觉,红云腾上了脸颊。
人有聚必有散,摄影机拍下了最后一组镜头,卓玛和王洛宾要挥手告别,心里那个依恋、那个悯怅,弄得他俩神思不宁。
卓玛送了一程又一程。
洛宾回头张望了又张望。
离情别意使28岁的王洛宾心潮起伏,感情跌宕,一首传世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驼峰上产生,那是他献给卓玛的一片痴情、一片厚爱。
——引自冉红《情意绵绵》
一曲终了,王洛宾也从回忆中抽身出来,见三毛正专注地望着他。她那双迷人的黑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身藏服美丽合体,如云的秀发一缕缕如丝般柔顺。
"洛宾,我知道了,我应该准备一条鞭子,把它轻轻地抽打在你的身上。"
三毛的声音说不出有多么的娇媚动人。
这本该是一个非常甜蜜幸福的,令人心醉神迷的时刻,可是,王洛宾的心底却不知怎么搞的生出阵阵酸涩来。
他对三毛普通地笑了笑,手指下意识地敲击琴键,飘出的是《青春舞曲》的旋律,王洛宾伴着琴声,动情地唱起来——
太阳下去朝阳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美丽的小鸟一去无踪影。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别得那样哟别得那样哟,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凄惋的歌曲,王洛宾竟连唱了两遍,尤其唱到歌词的反复吟诵部分,王洛宾那悲枪、苍凉的声音竟至于有些哽咽起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
三毛一把抓住王洛宾的手,一直要看进他的眼睛深处去,她问:"洛宾,为什么老弹这首歌?"
"我非常喜欢它。"
"它表达了你的感情?"
"是的。"
三毛猜测王洛宾滋生了悲观情绪,便鼓励他道:"洛宾,青春不是小鸟一样不回来的,时间不是这样算的,青春不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心态,只要对生活满怀热情,就算是古息髦耋,也会感受得到生命的春风;如果对生活失去了追求的渴望,就算正值年少,也会未老先衰。对生命,对人生的把握,要达到"有智慧",才算得上自由地把握,这样的境界,又何限于晚年!人生70才成熟哩。"
"恐怕人生60也就永远和青春告别了。"
不会的,洛宾,不会的。"三毛的语气急促起来。
王洛宾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三毛又说:"你不是说过你的年龄应该除去两次监狱生活的19年吗?"
"我是说,我这一辈子,有19年没有真正地活过。"
"不,我不管。不管怎么说,反正你的实际年龄是60岁。"
王洛宾见三毛如此认真地争论,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陪着她笑。
当年,卓玛漂亮,洛宾潇洒;如今,"卓玛"依旧极有风情,韵味独具,而洛宾已经老了,很老了。
在和三毛通信的日子里,王洛宾不仅看三毛的信,还看三毛的书。三毛的作品,位吸引王洛宾的是那本具有大漠风情和奇异风光的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
看三毛的作品,王洛宾不知不觉地滋生着自卑感。正如评论家所评论的那样:三毛很新奇。从小就有那么多困惑、那么多疑问、那么多伤情……颠狂的初恋,妙趣横生的欧洲游历,随风飘荡,任意东西……最后是神奇的爱情,大漠侠女……有生有死,有大喜有大悲,谁的半生,能经历如此多的情趣?
三毛很"帅"。她像一朵色彩绚烂、透着强烈生命力的火一样的杜鹃,她情感奔放,大笔挥洒,落拓不羁,浑身洋溢着一股原始的冲力。她迎风翱翔,长发飘拂,充满了征服者的野性。一个女人身上有如此的帅气,又有谁能不为之痴迷!
三毛很柔情。她有"温柔的夜",也会"送你一匹马",她的题材虽然多样,但都统摄在一个基调之中,充满温馨同情,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三毛很聪明。她能"猪吃老虎",能点铁成金,能无心插柳柳成荫,能看相,能"悬壶济世"……总之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男女老少都只有自叹弗如的份了。
——李东《风中飘逝的女人》
面对这样的三毛,王洛宾又爱又怕,爱的是这份眩目和丰富,怕的也是这份眩目和丰富,矛盾便产生了。
但三毛的信,使这个矛盾并不是太明显,王洛宾只是在极少数的时候会犹疑,会产生退缩的想法,大多数时候,三毛热情的话语总是鼓励着他,令他果敢地前进,感情以很快的速度升温。
爱,是不乏热烈的,但根基却不稳固。在信件往来中发展起来的爱,必是带着不留痕迹的不合自然的勉强,有狂热的成分在其中,并不踏实,且不自知。
等到真正和三毛相对时,王洛宾才觉察到那个矛盾是一天比一天的越来越明显起来,也越来越感觉无法调和起来。
当三毛装扮成卓玛出现在眼前时,王洛宾观望着这个比自己小30岁的女人,她的青春,她的亮丽,她的风情,她的光彩,她的一切,令他又爱又怕,又想靠拢去又害怕拉近距离,最后,由于自卑心理作祟,他还是在她的好意面前退缩了。
幸福,就近在咫尺,不是不想要,而是怕要也抓不牢。
他老了,不能像她的荷西那样,陪她玩,陪她闹,共着她的眼泪,共着她的欢笑。如果他不能比荷西作得更好,不能比荷西更能让三毛幸福,他凭什么来取代荷西的位子?
第二天,王洛宾照常去拍片子。拍片子回来,晚饭的时候,王洛宾告诉三毛他非常羡慕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他情人的一段情史,那是一场美妙的精神之恋:他们相爱,但都不愿意和对方见面,惟恐通过音乐维系起来的友谊被过于实际和庸俗的东西破坏掉;他们始终保持着他们所认为适度的距离,在想象中和对方生活,最后感情升华到了超乎友谊和爱情之上的境界。
王洛宾在讲述这件事时,脸上是异常神往的表情,面露艳羡之色。
王洛宾的结语是:"幻想出来的感情,再美妙,一旦进入实实在在的生活,被油盐柴米所拖累,便会失去迷人的光彩。"所以,幻想的就让它始终呆在幻想里,千万不要去亲身接触它,所谓"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就是为了避免造成后悔和遗憾。
三毛,敏感聪慧,她感觉到王洛宾说这段话是影射她和他之意,但她笑而不语,要让王洛宾自己说明。
王洛宾没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又给三毛讲了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故事:王洛宾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在4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战乱而失散了。他天天为她写日记,好大一摞日记。20年后他得到了她的消息,这时候双方都已有了自己的家,但他经常给她写血书,信中只有一个大大的"爱"。她的丈夫溘然去逝后,他的妻子也为了他的一番痴情而主动提出离婚,以了却他40年的相思。她手捧鲜花在机场接他,可他见到她后,却倒抽一口冷气: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而是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太婆,他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令人伤心的话:"你,哎呀你,你,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她为他买了钢琴,布置好房间,请了好多客人来为他们祝贺,但他只住了三天,便偷愉溜走,不辞而别了。
王洛宾说:"我的朋友做了一件傻事,他如果不去见她,心中会永远有一个维纳斯。他见了,一个美丽的形象毁灭了。"
这次三毛不再沉默了,她皱着眉头问:
"洛宾,你是不是想告诉我,我们不该见面?"
"我曾经想给你写一封信,我一直觉得想象中的东西要比现实中的美。"
三毛反驳他:"不!洛宾,我们同他们不一样,一点也不一样,我认识的是你的现在而不是过去。"
听到三毛提到过去,王洛宾更加黯然:"三毛,现在和过去不应该也不能够对立起来。我们俩都是有过去的人,而且我们的过去并不轻松,我们都无法抛得下。"
三毛知道,王洛宾这话指的是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