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章节目录 > 鉴真和尚双目有没有失明?

鉴真和尚双目有没有失明?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作者: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2017-01-24 00:39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千多年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一直绵延不断,尤其是在唐代,中日两国政府与人民的联系和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在中日关系史上,谱写了一幕幕令人怀念的动人篇章。

    公元7 至9 世纪,唐代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封建制的繁荣昌盛阶段,而东流日本则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变革时期。中国完备的典章制度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新兴的日本具有强大的魅力。日本人认为:“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推古天皇三十一年条)因此,以大唐帝国为榜样,激励看好学的日本人,不畏艰险,乘波西来,先后有十二批正式的遣唐使来到中国。这些留学生和学问僧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中日佛教的交往中,出现了阿倍仲麻吕西来,鉴真东渡的佳话。鉴真是扬州的著名高僧,担任大明寺的住持。他精通律学,

    深谙戒法,在江淮民间享有崇高的威望。唐天宝元年(742 年)十月,他接受遣唐使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聘请,东渡日本,去设立戒坛,宣扬律学,以肃整教纲。从此以后,在12年的岁月中,鉴真等人胸怀大志,历经艰辛,屡遭挫折,曾五次渡海失败,直到天宝十二年(753 年)十一月,鉴真等人才成功地踏上赴日传法的征途。在日本的10年中,鉴真以忘我的精神,把佛教戒律和唐代文化的精华带到了日本,为传播中日人民的友谊种子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仍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怀念和尊崇。

    因此,研究鉴真东渡是中日两国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中日两国,有很多鉴真研究者与中日关系史专家认为,鉴真第五次东渡失败后,于天宝九年(750年)由广州到韶州时,由于“频经炎热,眼光暗昧,爰有胡人言能治目、请加疗治,眼遂失明”。(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以后,双目失明的鉴真仍然以顽强的精神,再次东渡日本,完成了传法的宏愿大志。

    但是,鉴真和尚果真是双目失明了吗?

    著名史学家陈垣在纪念鉴真圆寂1200年时,对此事提出了质疑(当时未公开发表)。他认为“鉴真和尚到日本后,晚年曾失明则或有之,谓鉴真和尚未到日本前已失明,则殊不可信。”(陈垣《鉴真和尚失明事质疑》,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 期)。因为,鉴亘失明一事,《宋高僧传。鉴真传》等书均未记载,仅据日本人真人元开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