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生于何年?(2/2)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作者: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2017-01-24 00:39
理专辑)一文,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杨守敬谓道元卒年42岁,上推其生年为太和九年有误。据《水经。河水注》道元自叙太和十八年(494 年)任尚书郎,曾随高祖北巡,依杨说道元生于太和九年,时年仅10岁,显然是不正确的。丁山之说原系推测之词,论据较薄弱。赵贞信之说主要的根据是郦范任青州刺史的时间,但他所考据郦范可能任青州刺史前后达10多年,考虑到对道元总角估计也会有出入,因此,郦道元的生年前后就要相差更多,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够精确。文章对太和共二十三年历任青州刺史的人逐加考证,从而确定郦范任青州刺史的时间为太和八年(484 年)至太和十二年(488 年)间,比赵贞信之说前后缩短七八年,另对郦道元总角之年(古人在未成年前儿童之称谓)加以论证,据《水经。巨洋水注》:“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以总角之年,侍节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这时道元正是少年时期,杨守敬以道元总角之年为15岁,赵信假定为十四五岁,与实际情况相差不远,但哪范任青州刺史约4 年,因而要确定道元15岁时是在郦范任职之初或任职之末。据《水经。灅水注》、《魏书。穆罴传》等,道元任尚书祠部时与宜都王穆罴同拜北郊,其时间约在太和十四五年,郦道元15岁时似在郦范任职青州之初。如在任职青州之末,太和十五年时道元尚未成年,不可能任尚书祠部之职。据上得出郦范在太和八年至十二年间任青州刺史,如太和八年时道元为15岁,由此上推,当生于皇兴四年(470 年)左右。这一说法提出了郦道元生年的确切年代,是以前所不曾有的,但能否推翻赵贞信几十年来的传统说法,尚需经学术界的认可。有人就不同意用总角之年用以推定郦道元的生年。陈桥驿在《郦道元》(载《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一文中指出:郦道元生于何年,历史上没有记载,由于“总角”一词泛指童年,并无确切的数量概念,所以无法由此推算他的出生年代。历来不少撰述,都曾引过这一段文字(按指上文所引《水经。巨洋水注》载郦道元“总角之年”的材料)
推测郦道元的生年,其实都并不可靠。虽然作者没有提出郦道元当生于何年,但显然他是不同意以上诸说中推断的观点的。由此,在没有发现新的材料之前,用确凿的证据,提出一个比较符合郦氏生年的实际情况,真正揭开1500多年前的谜底,恐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王天良)
认为杨守敬谓道元卒年42岁,上推其生年为太和九年有误。据《水经。河水注》道元自叙太和十八年(494 年)任尚书郎,曾随高祖北巡,依杨说道元生于太和九年,时年仅10岁,显然是不正确的。丁山之说原系推测之词,论据较薄弱。赵贞信之说主要的根据是郦范任青州刺史的时间,但他所考据郦范可能任青州刺史前后达10多年,考虑到对道元总角估计也会有出入,因此,郦道元的生年前后就要相差更多,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够精确。文章对太和共二十三年历任青州刺史的人逐加考证,从而确定郦范任青州刺史的时间为太和八年(484 年)至太和十二年(488 年)间,比赵贞信之说前后缩短七八年,另对郦道元总角之年(古人在未成年前儿童之称谓)加以论证,据《水经。巨洋水注》:“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以总角之年,侍节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这时道元正是少年时期,杨守敬以道元总角之年为15岁,赵信假定为十四五岁,与实际情况相差不远,但哪范任青州刺史约4 年,因而要确定道元15岁时是在郦范任职之初或任职之末。据《水经。灅水注》、《魏书。穆罴传》等,道元任尚书祠部时与宜都王穆罴同拜北郊,其时间约在太和十四五年,郦道元15岁时似在郦范任职青州之初。如在任职青州之末,太和十五年时道元尚未成年,不可能任尚书祠部之职。据上得出郦范在太和八年至十二年间任青州刺史,如太和八年时道元为15岁,由此上推,当生于皇兴四年(470 年)左右。这一说法提出了郦道元生年的确切年代,是以前所不曾有的,但能否推翻赵贞信几十年来的传统说法,尚需经学术界的认可。有人就不同意用总角之年用以推定郦道元的生年。陈桥驿在《郦道元》(载《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一文中指出:郦道元生于何年,历史上没有记载,由于“总角”一词泛指童年,并无确切的数量概念,所以无法由此推算他的出生年代。历来不少撰述,都曾引过这一段文字(按指上文所引《水经。巨洋水注》载郦道元“总角之年”的材料)
推测郦道元的生年,其实都并不可靠。虽然作者没有提出郦道元当生于何年,但显然他是不同意以上诸说中推断的观点的。由此,在没有发现新的材料之前,用确凿的证据,提出一个比较符合郦氏生年的实际情况,真正揭开1500多年前的谜底,恐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王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