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章节目录 > “县官不如现管”中的“县官”是指谁?

“县官不如现管”中的“县官”是指谁?(2/2)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作者: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2017-01-24 00:39
齐民,兄弟宗族尚相恤;身为天子亲属,旦夕莫必(决定)其命。县官待我如此,天下何事不可为乎?”燕玉乃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弟,文中所指的“县官”,显然是指侄儿建文帝。而句中的“现管”,经分析认为指地方官更为合理,应包括一县之长。县官不如地方官,这个“县官”当然不能包括一县之长,否则就不能说通了。既然这句话中的“县官”不是指一县的长官,那它就只能是指高高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天子了,或者说也可指称朝廷。因此,“县官不如现管”这句名谚的本意应该是“即使做了皇帝,在许多方面也不如掌握实权的地方官”。在实际使用“县官不如现管”这句话时,人们常把“山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连在一起引用的。这里,“县官”就非天子(朝廷)莫属了。

    有人还以为,“县官不如现管”中的“县官”只是一个泛称,并没有具体确定的指称对象。“县官不如现管”这句谚语,经考最早出现在古立高的《隆冬》一书的第四十四章中,文曰:“虎不离山,龙不离海;做官也要做地方官,县官不如现管”。这里的“现管”,当然是指具体掌握某项事务实权的人,而这正是这句话所要突出的重点含义,这和人们引用时的实际目的也是相一致的。至于在句中为什么会写上“县官”一词,是因为“县”在古代是一个初级行政区划、基本的核算单位,“县官”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很有知名度,所以就很自然地被写在句中,成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泛称。“县官不如现管”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大官,在许多方面不如那些具体掌握某项事务实权的那些人。另外,再从实际生活来看,高于或低于“县官”的各类官员,同样都存在着不如“现管”的情况,可见,句中的“县官”只能是个泛称。

    (俞奭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