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有没有亡命日本?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作者: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2017-01-24 00:39
杨贵妃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多少骚人墨客的生花妙笔,他们或吟诗填词,或著文立说,其间有讥讽、有同情,褒扬贬抑,不一而足,堪称洋洋大观。
然而,她的最终结局如何呢。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5 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杨贵妃在马嵬驿没有被缢死,而是由陈玄礼、高力士合谋,以替身法,使她逃出虎口,继而东渡日本,在东邻友国寿终正寝。译文如下:“军中主帅陈玄礼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死。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察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之这一以假代真的计谋得以成功,而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飞快南逃。大约在今日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过海上漂泊,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津。”
译文不仅说杨贵妃未死,而且还称:“唐玄宗平定安禄山之乱,回驾长安,因思念杨贵妃,命方士出海搜寻,至久津向贵妃面呈玄宗佛像两尊。贵妃则赠玉簪以为答礼,命方士带回献给玄宗,虽然互通了消息,但杨贵妃未能回归祖国,在日本终其天年。”
杨贵妃究竟缢死于马嵬驿还是东渡日本久津终其天年?根据我国历来史籍记载。答案都为前者。唐人李肇在其《国史补》中记载说:“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勒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一座佛堂梨树下,确凿无疑,而且运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导致一位老婆婆借此大发其财。此后,无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以及清人岑建功所辑的《旧唐书逸文》,都说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驿,与李肇所记载的无甚异词。《资治通鉴》博采众家之说,记载得较为详细:马嵬驿前,护驾的三军将士诛杀了奸佞杨国忠之后,仍然不肯继续前进,唐玄宗亲自下令,还是无效,便要高力士问陈玄礼,原因何在?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唐玄宗听后,起初不肯割爱,“倚杖俯首而立。久之,京兆司录韦谔前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但唐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谋反?’”这时就连高力士也一反常态,对玄宗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己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视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唐玄宗见高力士也站在三军将士一边,知道事已难回,只得“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并且“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人视之”。这样才使三军将士“始整部伍为行计”。
正典史籍是这样记载,稗史、传奇也如此。元和元年(80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她的最终结局如何呢。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5 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杨贵妃在马嵬驿没有被缢死,而是由陈玄礼、高力士合谋,以替身法,使她逃出虎口,继而东渡日本,在东邻友国寿终正寝。译文如下:“军中主帅陈玄礼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死。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察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之这一以假代真的计谋得以成功,而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飞快南逃。大约在今日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过海上漂泊,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津。”
译文不仅说杨贵妃未死,而且还称:“唐玄宗平定安禄山之乱,回驾长安,因思念杨贵妃,命方士出海搜寻,至久津向贵妃面呈玄宗佛像两尊。贵妃则赠玉簪以为答礼,命方士带回献给玄宗,虽然互通了消息,但杨贵妃未能回归祖国,在日本终其天年。”
杨贵妃究竟缢死于马嵬驿还是东渡日本久津终其天年?根据我国历来史籍记载。答案都为前者。唐人李肇在其《国史补》中记载说:“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勒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一座佛堂梨树下,确凿无疑,而且运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导致一位老婆婆借此大发其财。此后,无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以及清人岑建功所辑的《旧唐书逸文》,都说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驿,与李肇所记载的无甚异词。《资治通鉴》博采众家之说,记载得较为详细:马嵬驿前,护驾的三军将士诛杀了奸佞杨国忠之后,仍然不肯继续前进,唐玄宗亲自下令,还是无效,便要高力士问陈玄礼,原因何在?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唐玄宗听后,起初不肯割爱,“倚杖俯首而立。久之,京兆司录韦谔前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但唐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谋反?’”这时就连高力士也一反常态,对玄宗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己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视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唐玄宗见高力士也站在三军将士一边,知道事已难回,只得“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并且“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人视之”。这样才使三军将士“始整部伍为行计”。
正典史籍是这样记载,稗史、传奇也如此。元和元年(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