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是怎样堕井溺死的?(2/2)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作者: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2017-01-24 00:39
》,曾就珍妃堕井溺死的真相调查了当年的旧宫监和宫女。一位白姓宫女说:“入井前一夕,慈禧尚召妃朝见,谓现今江山已失大半,皆汝所致,吾必令汝死。妃愤曰:”随便办好了。‘“一位旧宫监唐冠卿则说:”闻珍妃至,请安毕,并祝老祖宗吉样。后曰:“现在还成话吆?义和拳捣乱,洋人进京,怎么办呢?’继语音渐微,哝哝莫辨,忽闻大声曰:”我们娘儿们跳井吧!‘妃哭求恩典,且云:“未犯重大罪名。’后曰:”不管有无罪名,难道留我们遭洋人毒手么?你先下去,我也下去!‘妃叩首哀恳,旋闻后呼玉桂(即崔玉贵),桂谓妃曰:“请主儿遵旨吧!’妃曰:”汝何亦逼迫我耶?‘桂曰:“主儿下去,我才下去呢!’妃怒曰:”汝不配!‘忽闻后疾呼曰:“把她扔下去吧!’遂有挣扭之声,继而怦然一响,想珍妃已堕井矣!”白姓宫女曾侍候过珍妃,甲午战后被西太后逐出,珍妃之死虽不尽知,然其言尚可参酌。而唐姓太监所讲“继语音渐微,哝哝莫辨”,很可能就是前面《控鹤珍闻》中所讲的“倘遭污,莫如死”之类的话。这些回忆都证实了一点,珍妃确实是西太后一手杀害的。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珍妃“行前未尝见过太后”,光绪帝亦是“辛丑始知妃死的”。王照在《方家园杂咏并纪事》中说:“外兵逼京,太后将奔,先命诸阉掷珍妃井中,诸阉皆不敢行,二总管崔玉贵(桂)曰:“都是拙小子,看我去‘。于是玉贵拉珍妃赴井口,珍妃跪地,请求一见老佛爷之面再死。玉贵曰:”没那些说的。’一脚踢之入井,又上以石。辛丑回銮后,上始知之,惟悬妃之旧帐于密室,不时徘徊帐前饮泣而已。“崔玉贵是继安德海之后得宠的内监总管,又是李莲英入宫的推荐者,在内监中辈分最高,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结合珍妃久被幽废的情况,这一说法也很难说没有一点道理。
西太后杀死珍妃后,就挟持光绪帝西逃了。八国联军入城第二天,珍妃的尸体由留宫内监从井中捞出,草草浅葬于京西田村。西太后回銮后,为了钳制舆论,掩盖自己杀害珍妃的罪行,伪善地宣称珍妃因“随扈不及殉难宫中”,并追封珍妃为恪顺皇贵妃。
珍妃不幸惨死的真相披露于世后,引起了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一批正直的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如朱祖谋、李希圣、范肯堂、李岳瑞、恽薇孙等人均曾托词寓讽。恽薇孙著名的《落叶词》就是描写珍妃之死的:“金井一叶堕,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堂与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珍妃的老师文廷式在听到珍妃惨死的消息后,无限悲恸,特作《落花》诗8 首,以示哀悼。继又作古宫词24首,叙景仁宫往事,由授读内廷直至珍妃被幽废堕井,可视为珍妃的小传。其词凄绝、哀惋,备极沉痛,令人难以卒读。这些词章既是歌哭,也是对西太后暴逆无道的抗议。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就是在清末少数野史笔记小说中还流传一种说法:说西太后并非非要杀死珍妃不可,珍妃被害纯系“崔某之意”。如《清宫遗闻》说:“推妃堕井乃内监崔某意。西后且云:”予向言遭乱莫如死,非必死珍妃,乃予一言,崔遽堕之井。予见崔,心辄怦怦动,因谪崔,调李莲英为内监总管。‘“这是西太后为了开脱自己的罪责,故意嫁祸于人。我们只要稍加思索,不难知道:崔玉贵纵然胆子再大,若无西太后严旨,无论如何也不敢去杀死一个妃子。因此,这种说法是根本不可信的。
(谢俊美)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珍妃“行前未尝见过太后”,光绪帝亦是“辛丑始知妃死的”。王照在《方家园杂咏并纪事》中说:“外兵逼京,太后将奔,先命诸阉掷珍妃井中,诸阉皆不敢行,二总管崔玉贵(桂)曰:“都是拙小子,看我去‘。于是玉贵拉珍妃赴井口,珍妃跪地,请求一见老佛爷之面再死。玉贵曰:”没那些说的。’一脚踢之入井,又上以石。辛丑回銮后,上始知之,惟悬妃之旧帐于密室,不时徘徊帐前饮泣而已。“崔玉贵是继安德海之后得宠的内监总管,又是李莲英入宫的推荐者,在内监中辈分最高,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结合珍妃久被幽废的情况,这一说法也很难说没有一点道理。
西太后杀死珍妃后,就挟持光绪帝西逃了。八国联军入城第二天,珍妃的尸体由留宫内监从井中捞出,草草浅葬于京西田村。西太后回銮后,为了钳制舆论,掩盖自己杀害珍妃的罪行,伪善地宣称珍妃因“随扈不及殉难宫中”,并追封珍妃为恪顺皇贵妃。
珍妃不幸惨死的真相披露于世后,引起了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一批正直的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如朱祖谋、李希圣、范肯堂、李岳瑞、恽薇孙等人均曾托词寓讽。恽薇孙著名的《落叶词》就是描写珍妃之死的:“金井一叶堕,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堂与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珍妃的老师文廷式在听到珍妃惨死的消息后,无限悲恸,特作《落花》诗8 首,以示哀悼。继又作古宫词24首,叙景仁宫往事,由授读内廷直至珍妃被幽废堕井,可视为珍妃的小传。其词凄绝、哀惋,备极沉痛,令人难以卒读。这些词章既是歌哭,也是对西太后暴逆无道的抗议。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就是在清末少数野史笔记小说中还流传一种说法:说西太后并非非要杀死珍妃不可,珍妃被害纯系“崔某之意”。如《清宫遗闻》说:“推妃堕井乃内监崔某意。西后且云:”予向言遭乱莫如死,非必死珍妃,乃予一言,崔遽堕之井。予见崔,心辄怦怦动,因谪崔,调李莲英为内监总管。‘“这是西太后为了开脱自己的罪责,故意嫁祸于人。我们只要稍加思索,不难知道:崔玉贵纵然胆子再大,若无西太后严旨,无论如何也不敢去杀死一个妃子。因此,这种说法是根本不可信的。
(谢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