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环境保护:我们永远的警钟(2/2)
《中国小康痛》作者:中国小康痛 2017-01-17 00:32
进一步加剧
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洪涝灾害,使国人惊醒:森林植被人为的破坏已十分严重,并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国家的经济安全发展。据测算,1999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如按人均占有林地面积算,则列为第121位。我国森林总蓄积量97.89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5%。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森林植被贫乏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状况恶化,这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总根源。
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2.5%,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较差,农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主要原因就是天然降水不足,干旱缺水。这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先天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山地农业经营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每年土壤流失量约占全国土壤流失总量的60%。由于土壤流失严重,需要不断弃耕,另开辟新地补充,人口增加也需要扩大耕地,这是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南方石灰岩地区石漠化加速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这部分耕地只种草本的五谷杂粮,又加重了流失程度和弃耕速度。只有解决我国山地农业的改造问题,实行草本和木本作物并举的农林复合型经营,才能解决水土流失和富民的问题。
4.治理大气污染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的主要能源仍以煤为主,每年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4300万吨,其中粉尘约2000万吨,二氧化硫约1200万~1500万吨,氮氧化物约400多万吨。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污染物排放大国之一。根据我国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70%,其中燃煤排放量则占整个燃烧排放量的96%。燃煤产生的有害物质占排放于大气中同类有害物质的很大比重,烟尘占总排放量的60%,二氧化硫占总排放量的87%,氮氧化物占总排放量的67%。可见,我国的大气污染是典型的以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为特征的煤烟型污染。
以我国目前大气污染的状况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数据相比较,我国几个重要城市的降尘已经超过这些国家几个有代表性城市的数值,颗粒物也都超过发达国家一些城市的水准,二氧化硫接近或稍低。
5.酸雨的危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受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欧洲和北美。仅江苏、浙江等7省因酸雨造成农田减产年经济损失达37亿元,森林受害面积128.1万平方公里,木材损失6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广东省酸雨控制区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1.6%,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亿元左右。陕西省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铜川、商州和略阳,秦岭林区均为酸雨侵蚀区。目前,我国酸雨区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西南、华中、华南、华北地区,超过了国土面积的40%。1997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了2346万吨,62%的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而我国能源结构仍然是以高硫燃煤为主,如果不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酸雨问题将是长期困扰我国的环境问题。
6.生物安全问题
首先,保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据估计地球上有500万至3000万种生物,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人类只是这群生物中的一员而已,当然是一个智慧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成员。地球上的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有机共生体,人类也是靠自然界的生物群落而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人类食物的90%来自20多种动植物,衣物也来自生物,就是医药也主要来自生物,只是到了近代出现了人工合成药以后才减少了这种依赖,但是一大半的药品原料仍来自自然界的生物。今天,世界人口正在不断增长,粮食的需求和其他方面的需求愈来愈多。这些需求向哪里索取?还是要向自然界索取,主要的还是要向生物界索取。生物多样性是物质资源的巨大宝库,对于这座宝库,人类只不过利用了其中的微小一部分,大大小小加起来也不过200种左右的生物,还有大量的生物有待人类去认识和利用,来为人类谋福利。
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中,不顾后果,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了森林被毁、草原破坏、水源污染、环境被毒化,庞大的生物群落因失去了适宜的环境而急剧消亡。
在我国,据估计在3万种的高等生物中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境地,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389种。中国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种数共有123种,列为国家保护名录中的一二级保护动物有277种。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国家。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动植物的滥捕滥猎,加剧了生物消亡的速度,因此保护我国的动植物资源迫在眉睫。
其次,转基因生物技术和生物体潜伏着极大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面世,如今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等已开始大面积播种。美国55%的大豆、50%的棉花和30%的玉米都是转基因品种。美国市场上已有各种转基因食品4000种。加拿大60%的食品包含了转基因成分。我国也开发出了一批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抗虫棉已开始大面积播种。现在转基因农作物已在很多国家推开,生物技术和农业的结合,正在创造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转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潜伏着极大风险。全球已有许多事例和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食品可能潜伏危险。科学家指出,“基因污染”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从长远看对农业生产是不利的。另外,人们还对基因种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基因污染”而忧虑,一些基因种子公司在世界各国不断注册基因专利,目的是实现种子垄断,进而实现对一些国家农业和食品的垄断,操纵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如1999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生物技术和基因种子销售额达到51亿美元。全球前10名大种子公司则控制了世界种子商业贸易的1/3。
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洪涝灾害,使国人惊醒:森林植被人为的破坏已十分严重,并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国家的经济安全发展。据测算,1999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如按人均占有林地面积算,则列为第121位。我国森林总蓄积量97.89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5%。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森林植被贫乏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状况恶化,这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总根源。
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2.5%,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较差,农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主要原因就是天然降水不足,干旱缺水。这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先天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山地农业经营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每年土壤流失量约占全国土壤流失总量的60%。由于土壤流失严重,需要不断弃耕,另开辟新地补充,人口增加也需要扩大耕地,这是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南方石灰岩地区石漠化加速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这部分耕地只种草本的五谷杂粮,又加重了流失程度和弃耕速度。只有解决我国山地农业的改造问题,实行草本和木本作物并举的农林复合型经营,才能解决水土流失和富民的问题。
4.治理大气污染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的主要能源仍以煤为主,每年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4300万吨,其中粉尘约2000万吨,二氧化硫约1200万~1500万吨,氮氧化物约400多万吨。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污染物排放大国之一。根据我国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70%,其中燃煤排放量则占整个燃烧排放量的96%。燃煤产生的有害物质占排放于大气中同类有害物质的很大比重,烟尘占总排放量的60%,二氧化硫占总排放量的87%,氮氧化物占总排放量的67%。可见,我国的大气污染是典型的以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为特征的煤烟型污染。
以我国目前大气污染的状况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数据相比较,我国几个重要城市的降尘已经超过这些国家几个有代表性城市的数值,颗粒物也都超过发达国家一些城市的水准,二氧化硫接近或稍低。
5.酸雨的危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受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欧洲和北美。仅江苏、浙江等7省因酸雨造成农田减产年经济损失达37亿元,森林受害面积128.1万平方公里,木材损失6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广东省酸雨控制区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1.6%,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亿元左右。陕西省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铜川、商州和略阳,秦岭林区均为酸雨侵蚀区。目前,我国酸雨区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西南、华中、华南、华北地区,超过了国土面积的40%。1997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了2346万吨,62%的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而我国能源结构仍然是以高硫燃煤为主,如果不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酸雨问题将是长期困扰我国的环境问题。
6.生物安全问题
首先,保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据估计地球上有500万至3000万种生物,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人类只是这群生物中的一员而已,当然是一个智慧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成员。地球上的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有机共生体,人类也是靠自然界的生物群落而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人类食物的90%来自20多种动植物,衣物也来自生物,就是医药也主要来自生物,只是到了近代出现了人工合成药以后才减少了这种依赖,但是一大半的药品原料仍来自自然界的生物。今天,世界人口正在不断增长,粮食的需求和其他方面的需求愈来愈多。这些需求向哪里索取?还是要向自然界索取,主要的还是要向生物界索取。生物多样性是物质资源的巨大宝库,对于这座宝库,人类只不过利用了其中的微小一部分,大大小小加起来也不过200种左右的生物,还有大量的生物有待人类去认识和利用,来为人类谋福利。
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中,不顾后果,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了森林被毁、草原破坏、水源污染、环境被毒化,庞大的生物群落因失去了适宜的环境而急剧消亡。
在我国,据估计在3万种的高等生物中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境地,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389种。中国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种数共有123种,列为国家保护名录中的一二级保护动物有277种。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国家。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动植物的滥捕滥猎,加剧了生物消亡的速度,因此保护我国的动植物资源迫在眉睫。
其次,转基因生物技术和生物体潜伏着极大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面世,如今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等已开始大面积播种。美国55%的大豆、50%的棉花和30%的玉米都是转基因品种。美国市场上已有各种转基因食品4000种。加拿大60%的食品包含了转基因成分。我国也开发出了一批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抗虫棉已开始大面积播种。现在转基因农作物已在很多国家推开,生物技术和农业的结合,正在创造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转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潜伏着极大风险。全球已有许多事例和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食品可能潜伏危险。科学家指出,“基因污染”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从长远看对农业生产是不利的。另外,人们还对基因种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基因污染”而忧虑,一些基因种子公司在世界各国不断注册基因专利,目的是实现种子垄断,进而实现对一些国家农业和食品的垄断,操纵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如1999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生物技术和基因种子销售额达到51亿美元。全球前10名大种子公司则控制了世界种子商业贸易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