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曾经率性今难改(1)(2/2)
《孙悟空不是好员工: 现代管理理念和职业生涯》作者:何明敏 2017-01-17 00:37
便就学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孙悟空自然不明白想学点东西原来这样难,就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
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
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你学成后可以走走江湖,给人卜吉凶,让人爱戴你!”
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的长生自然不能!”
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悟空又问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精神上与天地同在!”
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
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
祖师摇头。
孙悟空也摇头。
祖师大怒,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
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
原来,那孙悟空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他回到自己住处,仔细想了一回,就把祖师的意思想明白了。
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在许多人看来,孙悟空似乎是死脑筋。只认准长生,其他无论光明大道,对他来说都是虚空。一个人坚持自己心中的目标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孙悟空“死心塌地”的坚持让他后来总以此为基,将一些原本可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小事化大”了。
那天晚上孙悟空进菩提祖师房里的事情在《西游记》中有很详尽的记载,在这里不需赘述。只想要说的是,当孙悟空学成了七十二般地煞变化后,他骨子里的“炫耀”劣性就流淌出来了。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
大众道:“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老师父附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
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
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
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什么?”大众道:“就变颗松树罢。”
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颗松树。
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
嚷闹早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
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现了本相,杂在丛中道:“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
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
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颗松树,果然是颗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
祖师叫过悟空,问道:“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
这一句话就让孙悟空后来成了取经路上的开路人。无论孙悟空怎么求情希望留下来为祖师倒夜壶,祖师总也不肯,悟空只好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回了东胜花果山。到了花果山上,悟空按下云头,直至花果山,找路而走,忽听得鹤唳猿啼,鹤唳声冲霄汉外,猿啼悲切甚伤情。
他简单地回忆了一下当时离开花果山时的景况,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走错了路!但因为有了本事,即使走错了路,他也不怕。试着开口大叫道:“孩儿们,我来了也!”
当时吓了他一跳,那崖下石坎边,花草中,树木里,若大若小之猴,跳出千千万万,把个美猴王围在当中,叩头叫道:“大王,你好宽心!怎么一去许久?把我们俱闪在这里,望你诚如饥渴!近来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强要占我们水帘洞府,是我等舍死忘生,与他争斗。这些时,被那厮抢了我们家火,捉了许多子侄,教我们昼夜无眠,看守家业。幸得大王来了。大王若再年载不来,我等连山洞尽属他人矣。”
猴子们一口气说出这些话来,喘了许久。
悟空闻说,心中大怒。他这样的怒气在后来取经路上经常发出来,无论是对猪八戒、沙和尚、还是妖怪。一个不懂得尊重同事的员工,连最起码的员工道德都没有。这就是那个带着传奇色彩的孙悟空。
他道:“是什么妖魔,辄敢无状!你且细细说来,待我寻他报仇。”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此间到他那里,有多少路程?”
众猴道:“他来时云,去时雾,或风或雨,或电或雷,我等不知有多少路。”
悟空道:“既如此,你们休怕,且自顽耍,等我寻他去来。”
他说完,就将身一纵,跳起去,一路筋斗,直至北下观看,见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险峻。
孙悟空正默观看景致,只听得有人言语,径自下山寻觅。原来那陡崖之前,乃是那水脏洞。洞门外有几个小妖跳舞,见了悟空就走,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那小妖听说,疾忙跑入洞里报道:“大王,祸事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孙悟空自然不明白想学点东西原来这样难,就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
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
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你学成后可以走走江湖,给人卜吉凶,让人爱戴你!”
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的长生自然不能!”
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悟空又问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精神上与天地同在!”
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
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
祖师摇头。
孙悟空也摇头。
祖师大怒,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
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
原来,那孙悟空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他回到自己住处,仔细想了一回,就把祖师的意思想明白了。
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在许多人看来,孙悟空似乎是死脑筋。只认准长生,其他无论光明大道,对他来说都是虚空。一个人坚持自己心中的目标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孙悟空“死心塌地”的坚持让他后来总以此为基,将一些原本可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小事化大”了。
那天晚上孙悟空进菩提祖师房里的事情在《西游记》中有很详尽的记载,在这里不需赘述。只想要说的是,当孙悟空学成了七十二般地煞变化后,他骨子里的“炫耀”劣性就流淌出来了。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
大众道:“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老师父附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
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
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
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什么?”大众道:“就变颗松树罢。”
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颗松树。
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
嚷闹早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
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现了本相,杂在丛中道:“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
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
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颗松树,果然是颗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
祖师叫过悟空,问道:“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
这一句话就让孙悟空后来成了取经路上的开路人。无论孙悟空怎么求情希望留下来为祖师倒夜壶,祖师总也不肯,悟空只好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回了东胜花果山。到了花果山上,悟空按下云头,直至花果山,找路而走,忽听得鹤唳猿啼,鹤唳声冲霄汉外,猿啼悲切甚伤情。
他简单地回忆了一下当时离开花果山时的景况,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走错了路!但因为有了本事,即使走错了路,他也不怕。试着开口大叫道:“孩儿们,我来了也!”
当时吓了他一跳,那崖下石坎边,花草中,树木里,若大若小之猴,跳出千千万万,把个美猴王围在当中,叩头叫道:“大王,你好宽心!怎么一去许久?把我们俱闪在这里,望你诚如饥渴!近来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强要占我们水帘洞府,是我等舍死忘生,与他争斗。这些时,被那厮抢了我们家火,捉了许多子侄,教我们昼夜无眠,看守家业。幸得大王来了。大王若再年载不来,我等连山洞尽属他人矣。”
猴子们一口气说出这些话来,喘了许久。
悟空闻说,心中大怒。他这样的怒气在后来取经路上经常发出来,无论是对猪八戒、沙和尚、还是妖怪。一个不懂得尊重同事的员工,连最起码的员工道德都没有。这就是那个带着传奇色彩的孙悟空。
他道:“是什么妖魔,辄敢无状!你且细细说来,待我寻他报仇。”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此间到他那里,有多少路程?”
众猴道:“他来时云,去时雾,或风或雨,或电或雷,我等不知有多少路。”
悟空道:“既如此,你们休怕,且自顽耍,等我寻他去来。”
他说完,就将身一纵,跳起去,一路筋斗,直至北下观看,见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险峻。
孙悟空正默观看景致,只听得有人言语,径自下山寻觅。原来那陡崖之前,乃是那水脏洞。洞门外有几个小妖跳舞,见了悟空就走,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那小妖听说,疾忙跑入洞里报道:“大王,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