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孙悟空不是好员工: 现代管理理念和职业生涯章节目录 > 第十一章 频将唐僧置险地(1)

第十一章 频将唐僧置险地(1)(2/2)

孙悟空不是好员工: 现代管理理念和职业生涯作者:何明敏 2017-01-17 00:37


    老母道:“东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唐僧闻言,低头拜谢。

    那老母化一道金光,回东而去。

    唐僧情知是观音菩萨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拜罢,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间,却坐于路旁,诵习那定心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不题。

    在唐僧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妖怪来捉他,只是因为刚出大唐,邪魔外道在这里还没有生存之土壤,所以,这一次孙悟空的离去并没有给取经团队造成太大的损失。只是在唐僧心里留下了一个“泼猴”的印象,在后来取经路上,但有事情发生,唐僧就会将些须的愤怒倾在孙悟空的身上,可以肯定的是,唐僧之所以会这样和这次被“抛弃”事件大有关系。

    而孙悟空的第二次离开唐僧,唐僧就没有第一次那么幸运了。

    第二次离开唐僧

    唐僧出于慈悲,在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就将其赶走了。

    有人说,这一次孙悟空的走是被唐僧生生驱逐走的,孙悟空是必须要走的。其实,这说法很正确,但是,此说法是基于结果而下定论的。为什么不在原因里找说法呢?

    唐僧为什么要赶孙悟空走,原因是孙悟空总在他面前“杀生”。而孙悟空明明知道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还在他面前做出让他看了想晕的事情来呢?

    孙悟空神通广大,解决一个白骨精有很多种方法,为什么要挑让唐僧恼怒的方法?所以,孙悟空的离开并不是唐僧的错,唐僧只是坚持他的做人原则。错在孙悟空,他做事的方法有很大的问题。

    当唐僧让他走时,他也就真的回了花果山。虽然在后来八戒去请他之时,他说自己“身在花果山,然心总随着取经人”的话,但不容巧言诡辩的是他离开取经团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唐僧赶走孙悟空后遂攀鞍上马,八戒前边开路,沙僧挑着行李西行。过了白虎岭,忽见一带林丘,真个是藤攀葛绕,柏翠松青。

    唐僧叫道:“徒弟呀,山路崎岖,甚是难走,却又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切须仔细,恐有妖邪妖兽。”

    猪八戒听了这话,立即抖擞精神,叫沙僧带着马,他使钉钯开路,领唐僧径入松林之内。正行处,唐僧兜住马,来了事情,向八戒道:“八戒,我这一日其实饥了,那里寻些斋饭我吃?”

    八戒道:“师父请下马,在此等老猎去寻。”

    长老下了马,沙僧歇了担,取出钵盂,递与八戒。八戒道:“我去也。”

    唐僧随口问:“那里去?”

    八戒随口吟了顺口溜道:“莫管,我这一去,钻冰取火寻斋至,压雪求油化饭来。”

    你看他出了松林,往西行经十余里,更不曾撞着一个人家,真是有狼虎无人烟的去处。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沉吟道:“当年猴子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公道没去化处。”

    却又走得瞌睡上来,思道:“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须是再多幌个时辰,才好去回话。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

    猪八戒想到做到,把头拱在草里睡下,当时也只说朦胧朦胧就起来,岂知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管睡起。

    且不言八戒在此睡觉,却说唐僧在那林间,耳热眼跳,身心不安,急回叫沙僧道:“悟能去化斋,怎么这早晚还不回?”

    沙僧道:“师父,你还不晓得哩,他见这西方上人家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他管你?只等他吃饱了才来哩。”

    唐僧忽然之间就想起了孙悟空,但是却不肯说出来,却道:“正是呀,倘或他在那里贪着吃斋,我们那里会他?天色晚了,此间不是个住处,须要寻个下处方好哩。”

    沙僧道:“不打紧,师父,你且坐在这里,等我去寻他来。”

    两个人一走,唐僧独坐林中,十分闷倦,只得强打精神,跳将起来,把行李攒在一处;将马拴在树上,取下戴的斗笠,插定了锡杖;整一整缁衣,徐步幽林,权为散闷。

    唐僧看遍了野草山花,听不得归巢鸟噪。原来那林子内都是些草深路小的去处,只因他情思紊乱,却走错了。他一来也是要散散闷,二来也是要寻八戒、沙僧。不期走岔了路,却走向南边去了。

    出得松林,忽抬头,见那壁厢金光闪烁,彩气腾腾,仔细看处,原来是一座宝塔,金顶放光。这是那西落的日色,映着那金顶放亮。

    他道:“我弟子却没缘法哩!自离东土,发愿逢庙烧香,见佛拜佛,遇塔扫塔。那放光的不是一座黄金宝塔?怎么就不曾走那条路?塔下必有寺院,院内必有僧家,且等我走走。这行李、白马,料此处无人行走,却也无事。那里若有方便处,待徒弟们来,一同借歇。”

    那长老举步进前,才来到塔门之下,只见一个斑竹帘儿,挂在里面。他破步入门,揭起来,往里就进,猛抬头,见那石床上,侧睡着一个奇丑无比的妖魔。唐僧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天开始旋转,地开始摇晃。但还能转身跑,刚刚转了一个身,那妖魔,他的灵性着实是强大,撑开着一双金睛鬼眼,叫声:“小的们,你看门外是什么人!”

    一个小妖就伸头望门外一看,看见是个光头的长老,连忙跑将进去,报道:“大王,外面是个和尚哩,团头大面,两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

    那妖闻言,呵声笑道:“这叫做个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你众小的们,疾忙赶上去,与我拿将来,我这里重重有赏!”

    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唐僧见了,虽则是一心忙似箭,两脚走如飞,终是心惊胆颤,腿软脚麻,况且是山路崎岖,林深日暮,步儿那里移得动?被那些小妖,平抬将去,众小妖抬得长老,放在那竹帘儿外,欢欢喜喜,报声道:“大王,拿得和尚进来了。”

    那老妖,他也偷眼瞧一瞧,只见唐僧头直上,貌堂堂,果然好一个和尚。他便心中想道:“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当小可的,若不做个威风,他怎肯服降哩?”

    陡然间,就狐假虎威,红须倒竖,血发朝天,眼睛迸裂,大喝一声道:“带那和尚进来!”

    众妖们,大家响响地答应了一声:“是!”就把唐僧望里面只是一推。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三藏只得双手合着,哆嗦着与他见个礼。

    那妖见是个懦弱和尚,心上就觉得老大没趣,道:“你是那里和尚?从那里来?到那里去?快快说明!”